C114訊 6月30日晚間消息(舒允文)隨著5G的快速發展,加速的服務創新對網絡智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營商如何利用AI技術應對未來網絡的挑戰,并更好地管理來自網絡不同層的數據,成為了一個關鍵的課題。
在今日舉行的“GSMA Thrive·萬物生暉——智能自治網絡論壇”上,華為無線網絡營銷運作部長朱慧敏發表了《AI for 5G,網絡自動化使能智慧5G時代》的主題發言。她指出,基于AI的移動網絡自動化運營能力,是未來移動服務創新和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之一。整個行業需要圍繞5G時代的移動網絡典型運維場景,聚焦“運維效率、網絡性能以及業務敏捷”三個價值方向的超越,促進移動網絡向更高的自動化階段發展。
AI for 5G:移動網絡智能化“變局者”
隨著AI技術在5G網絡的應用,AI加持下的網絡自動化將成為5G網絡重要的軟實力。AI for 5G,成為移動網絡智能化升級的“變局者”。
與4G網絡相比,5G網絡在傳輸速率、傳輸時延、連接規模等關鍵性能指標上有了質的飛躍,從而可以支撐更加豐富的業務場景和應用,但在同時也給移動運營商帶來了CAPEX和OPEX不斷攀升的挑戰。為了迎接這樣的挑戰,需要5G時代的移動網絡在運維模式和智能化能力方面進一步升級。
“AI for 5G是實現這兩方面升級的關鍵。”朱慧敏指出,AI加持的網絡自動化能力,能夠給5G網絡帶來更高的運維效率、更優的網絡性能以及更敏捷的業務發放,從而幫助運營商實現OPEX與網絡復雜性的解耦,使能5G成本結構優化。此外,還能為移動網絡置入敏捷基因,讓運營商面向行業數字化的敏捷創新成為可能。
“1+3+N”:讓智慧5G自動化生態更繁榮
目前,全球運營商、設備商和第三方廠商皆已開始了將AI技術應用到移動網絡本身的探索。2019年GSMA的《AI in Network Use Cases》白皮書發布了一系列廣泛分布在網絡規劃、建設、維護、優化等各個階段的人工智能應用案例,包括網絡流量預測、基站自動部署、故障自動定位、按需體驗優化等。
“實現智能自治網絡的道路并非一蹴而就的,仍然需要產業各方的不斷協同合作。”朱慧敏表示,因此華為提出了無線領域的“1+3+N”產業戰略理念,期望與運營商及產業伙伴共同繁榮生態,使能智慧5G時代。即基于統一的分析平臺和智能底座(1),通過場景化接口開放,面向網絡部署、極致性能和業務發放三大類場景的無線域自治(3),與運營商及第三方IT廠商對接,共同重塑運營商工作流,并使能和繁榮更多樣的運維模式和商業創新(N)。
開放合作:更智慧的5G網絡呼喚標準化和產業協同
“要讓上層的N更加繁榮、涌現出更多的跨域合作和商業模式,需要整個產業界通力合作,突破當前業務邊界。”在華為看來,孵化和使能更多的創新業務的核心是開放,要通過打造場景化的API來使能基于意圖的端到端智能自治網絡。而場景化API能夠實現對運營商的意圖翻譯,將運營商的意圖轉換成網絡可執行的腳本,從而避免傳統的繁雜交互,讓傳統的北向數據開放走向意圖化的網絡能力開放。
2019年,全行業都已經充分認識到了AI for 5G帶來的價值和挑戰。朱慧敏提出,電信運營商、設備商、第三方廠商和標準組織需要共同協同合作,輸出和達成對智能自治網絡的演進路徑和接口等方面的統一標準。圍繞5G時代的移動網絡典型運維場景,聚焦“運維效率、網絡性能以及業務敏捷”三個價值方向的超越,通過各種案例的實踐不斷明晰智能自治網絡的內涵和外延,促進移動網絡向更高的自動化階段發展。
“作為人類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兩項技術,5G和AI是雙向促進,相互融合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移動網絡自動化運營能力,是未來移動服務創新和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之一。AI技術將會給5G賦予新的能力維度,為5G網絡注入新的技術活力,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華為將持續與產業伙伴一起,共同探索創新,讓智慧5G網絡成為現實。” 最后,朱慧敏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