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6月10日消息(樂思)從發放牌照到網絡部署再到規模商用,兩年時間內,我國5G產業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在商用進程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引領全球;同時,基于5G網絡的行業應用探索也在穩步推進。作為首批商用5G的國家之一,可以說,我國在技術、產業、應用已邁入“無人區”。
圍繞當前5G與5G的持續演進、行業應用、產業融合等熱點話題,在2021年世界5G大會即將到來之際,C114采訪到了東南大學教授,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秘書長尤肖虎。
尤肖虎教授指出,在產學研用各方面的協同努力之下,5G的技術優勢已經初步得到了體現,助推了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但是5G目前的部分技術和真正的行業應用,尚不能完成匹配,為了持續給行業應用創新繁榮提供高質量的信息基礎設施支撐,5G必須持續演進。只有這樣,我國的5G市場才會更加繁榮,最終才能迎來下一個更具想象空間的收獲期。
商用兩周年成績斐然:我國5G發展走在全球最前列
在移動通信領域,我國歷經“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的發展過程。在5G建設的進程中,我國政府給予大力支持,并將其列為“新基建”的重點。2019年6月6日,我國5G牌照正式發放,不同于之前的通信技術的迭代,正式商用兩年以來,我國5G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商用進程上引領全球5G發展。
尤肖虎稱,“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社會各界合力推動,我國5G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不僅在商用進程上引領全球,并且在應用方面也走在了前列。”
在網絡建設方面,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我國已累計建成5G基站81.9萬個,占全球70%以上,覆蓋了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同時,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在用戶發展方面,截至4月末,5G 手機終端連接數達 3.1 億戶,比上年末凈增 1.11 億戶。
在5G終端方面,5G手機出貨量持續增長。截至4月,國內上市5G手機337款,累計出貨量近3億部。其中,2021年1月至4月,中國市場5G手機出貨量達9126.7萬部,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2.7%。此外,為推進5G獨立組網規模化應用,自2021年5月17日起,新進網的5G終端將默認開啟5G(SA)獨立組網功能。
在5G應用落地方面,5G面向個人的創新業務正在進入高速發展期;5G面向行業應用正在深入各行各業的生產一線并發揮出巨大作用。5G的應用場景已經覆蓋工業、交通、醫療、能源等眾多行業。
5G持續演進:使能5G商業成功
如今,業界的普遍共識是行業應用市場是5G獲得商業成功的關鍵。我國政府高度重視5G行業應用的發展。上半年,工信部公布了《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并正式征求意見。文件中指出,在個人消費領域,打造一批“5G+”新型消費的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用戶“獲得感”顯著提升。垂直行業領域,大型工業企業的5G應用滲透率超過35%。每個重點行業打造100個以上的5G示范應用標桿。
“工業互聯網、醫療、車聯網……這些都是我國目前重點推進的領域。”尤肖虎表示,我國5G發展已經進入了關鍵時期,其中垂直行業的應用發展是重中之重。
然而,任何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發展伊始,都會面臨著一些商業化的問題,5G也不例外。在尤肖虎看來,“5G的技術優勢已經初步得到了體現,但是5G目前的部分技術和真正的行業應用,尚不匹配。”
“以工業互聯網領域為例,5G的上行能力在某些場景下不能完全適應于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對于一些應用場景,從終端側向網絡側的傳輸要求極為嚴苛,但現有的5G系統還不能完全適用于這些場景。因此,為了給5G行業應用創新繁榮提供更高質量的信息基礎設施支撐,5G必須持續演進。” 尤肖虎指出。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5G發展和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2020年)》顯示,5G行業應用規模增長期將在2023年后出現,2021年-2023年行業應用仍將處于導入期,并分批次逐步落地商用。未來2~3年,5G網絡技術將在車聯網、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毫米波技術、高精度定位技術等方面表現更加突出,更好地支撐各類行業應用,提升整體技術支撐能力。
尤肖虎強調:“我們希望通過5G的演進發展,不但解決通信的問題,還能夠解決感知、定位等問題,5G對行業的支撐能力會更強,它對行業應用的適用性會更便利。伴隨著5G技術進一步演進,中國5G市場無疑將更加繁榮,我國5G必將能迎來一個更具想象空間的收獲期。”
產學研用相結合:開啟移動通信黃金新十年
如今,我國5G建設已經如火如荼。在這背后,是我國“產學研用”等各方資源,共同努力推進5G發展普及的結果。
在東南大學,一直有一群研究人員在默默地攻堅克難,為技術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根基。去年底,東南大學與紫金山實驗室聯合團隊,依托前期5G無線傳輸技術及AI技術等方面的長期積累,開創性地研制出“5G/B5G基帶電路自動生成軟件系統”,為5G垂直行業應用定制化發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自主可控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
據尤肖虎介紹,東南大學擁有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毫米波重點實驗室,這兩個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均與5G及6G發展直接相關。在5G時代,東南大學牽頭了國家863 5G無線傳輸的重大項目,建成全世界最大規模的5G實驗平臺,能夠支撐上千個天線的并發通信,頻譜效率達到每赫茲100比特,是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此外,東南大學的團隊還在5G關鍵技術上取得了多項重要突破,特別是在毫米波領域,基于CMOS工藝,成功突破了成本瓶頸,為后續的規模部署與應用奠定了基礎。
既要腳踏實地,更要仰望星空。東南大學聯合了紫金山實驗室,承擔了6G專項總體技術研究,以及6G空口無線傳輸等6G核心項目。“我們正在構建6G實驗驗證平臺,希望在面向6G的若干關于傳輸、人工智能、器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真正能夠支撐我國在6G時代的發展,使我國6G的研發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尤肖虎表示。
為了讓“產學研用”等5G各個重要環節的專家、相關機構、企業共聚一堂,推動產業合作,共謀5G發展。2021世界5G大會將在8月6日-8日北京召開。尤肖虎表示,希望即將舉辦的2021世界5G大會能夠重點反映出我國在推動5G商用成功之外,還能充分展示各企業在行業應用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的進展成果,讓外界看到我國在5G發展中所邁出的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