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日前就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出席發布會并表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要持續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今年要實現60%以上新增算力在國家樞紐節點集聚。這無疑將進一步推進算力區域協同。運營商作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在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加速推進、算力協同助推產業發展以及打好綠色智能算力牌等方面,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加速推進
在全社會算力需求急劇膨脹、摩爾定律逐漸進入瓶頸的背景下,一味擴建算力資源,成本高、效率低。總體上看,我國算力資源分布仍呈現“東部不足、西部有余”的不平衡局面。
在此背景下,如何盤活算力資源成為關鍵所在。而建立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已成大勢所趨。三大運營商掌握豐富的算力資源和網絡基礎,承擔著建設“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責任。在算力網絡的運營與調度方面,中國電信促進云網融合,以數據湖和云網大腦為基礎對云網資源進行抽象及編排;中國移動提出了“算網大腦”概念,包括業務設計、資源感知等多個板塊;中國聯通則建立云網邊一體化的算力網絡調度平臺,對算力資源進行協同安排。
算力協同助推產業發展
算力的核心價值在于推動生產力的變革與提升。當新增算力在國家樞紐節點高度集聚,所釋放出的強大算力協同效應,將從多個維度深度重塑我國數字經濟生態。
在智能制造領域,三一重工依托中國電信云邊協同體系,將北京工業大腦與長沙邊緣節點聯動,設備預測性維護響應速度提升3倍,年度運維成本降低1.2億元。醫療健康方面,國家超算廣州中心通過中國聯通智能網絡,與全國30家三甲醫院建立實時影像分析通道,日均處理CT影像超50萬例,診斷效率提升60%。在金融領域,移動云為招商銀行構建的“深圳-貴陽”雙活數據中心,核心交易系統時延穩定在1ms以內。
打好綠色、智能算力牌
算力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而綠色化和智能化則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發展綠色智能算力已經成為我國建設數字經濟底座設施和展現節能降碳大國擔當的重要命題。
早在202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國家能源局就發布《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底,算力電力雙向協同機制初步形成,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電占比超過80%。
綠色智算輻射面廣,涉及領域多,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促進其他行業可持續發展而帶動行業綠色發展。如中國電信將在原有“1236”行動計劃的基礎上,擴展升級形成了“1248”綠色低碳發展模式。這包括打造云網融合的綠色新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并構建覆蓋云網邊端的綠色能力,強化綠色內生機制,形成云網綠色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