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暨國際電信聯盟成立160周年紀念活動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在期間舉行的5G-A產業生態融合發展論壇上,中信科移動網絡產品線總工程師何青春發表了《5G-A產業融合 驅動創新發展》的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指出,千行百業正處于數字化轉型關鍵期,需持續構建5G-A領先能力,通過5G-A能力升級可破解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瓶頸,驅動產業鏈創新發展。
何青春指出,5G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上發揮了基礎支撐作用,拓展了網絡空間、商業模式和產業生態,將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5G改變社會的愿景將在5G-A充分落地。面向低成本物聯,產業界積極推進RedCap、A-IoT等物聯技術攻關,中信科移動基于3GPP標準路徑,在直連式組網框架下開展設備研制和應用探索,通過多技術融合支撐千行萬業的物聯應用。
何青春進一步指出,5G系統在大帶寬確定性通信上還存在挑戰,產業界一方面根據3GPP定義進行端網能力升級,一方面通過智能化等非標技術手段進行差異化服務深化。中信科移動聯合產業界正在積極推進網算控一體化基站研制,力爭通過確定性關鍵技術和產品方案突破5G向行業應用規模推廣的瓶頸,輔助工廠的智能化管理和生產。
面向低空智聯網,何青春指出,低空應用和消費逐漸顯現,低空通信和低空安全需求并存,需通過創新產品形成空地一體化覆蓋能力,構建以低空通信為基礎、預埋感知,兼顧地面的智能網絡。中信科移動已推出了4.9G通感一體化產品,聚焦三大場景,并已經在多省份完成了空地組網測試驗證,今年會繼續在感知融合場景上進行應用探索。
同時,為應對網絡復雜非線性問題的挑戰,中信科移動積極進行“基站+邊緣”智能的產品研制,通過云邊端智能協同助力網絡運行效率提升,去年已完成多省份的業務保障、網絡優化和智能節能三大場景的試點驗證,今年將圍繞多層網協同、精準節能和感知評測體系建設進一步深化智能化水平。
面向空天地一體化,何青春指出,產業界積極推進基于透明轉發、星上處理的衛星基站研制,希望通過星地頻譜資源共享、星地協同組網形成全域覆蓋。在衛星互聯網領域,中信科移動具備端到端產品能力,已完成了5G NTN高低軌端到端在軌驗證。面向未來,中信科移動將全面探索星地融合關鍵技術和產品,繼續開展衛星載荷和地面站研制,支撐手機直連衛星業務向前推進。
在演講最后,何青春指出,當前網絡還存在成本、業務拓展和網絡復雜性的痛點,降本、拓新和柔性適配是商業成功的關鍵,需要上下游產業全維協同,中信科移動將持續在新業務、新模式、新技術上構建5G-A領先能力,充分釋放5G-A價值空間,驅動產業鏈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