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 MWC 上海期間, GSMA與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在智能汽車峰會上聯合發布《5G車載應用展望白皮書》。白皮書指出,當前階段,5G技術對汽車的價值正在從“提升功能體驗”向“支撐關鍵技術”加速延伸,憑借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的特性,加速賦能智能座艙、車云交互、智能駕駛三大方面,5G上車已成為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5G車載應用展望白皮書》白皮書發布
華為無線產品線5G-A領域副總裁(車聯網)王飛在峰會上分享了5G-A賦能車聯網發展的進程,并呼吁聯合GSMA等行業組織、運營商、車企、產業鏈伙伴深化協同,進一步提升5G車載通信滲透率,為智慧出行筑牢根基。
5G上車滲透率持續提升,迎來規模化增長
隨著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的快速發展,5G與智能網聯汽車的融合日益緊密。2024年國內乘用車5G滲透率達到15.6%,2025年一季度上升到18.1%,突破增長裂谷,正式進入規模化增長階段。據《5G車載應用展望白皮書》預測,2025年中國新售乘用車中5G車聯網占比將達30%,并將在2026-2030年逐步提升至95%。這意味著五年內,5G模塊將成為智能汽車的“新標配”。
GSMA智能汽車主題峰會圓桌討論環節
5G賦能智能應用:重構智能座艙,強化車云交互,賦能智能駕駛
隨著智能網聯技術縱深發展,運營商與設備商協同構建差異化網絡能力,為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場景提供精準支撐。聯通智網科技車輛智能網聯研究院院長周光濤提出:運營商通過5G “雙20”網絡能力(上行20Mbps、下行時延20ms),賦能車載智能應用。通過Open Gateway平臺,可助力全球開發者快速接入運營商網絡,加速智能網聯應用規模化落地。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秘書長公維潔指出,5G技術通過核心能力賦能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應用依托5G網絡,通過模態AI助手、AR實景導航、車載云游戲、實時音視頻等智能座艙應用,打造沉浸式“第三生活空間”。5G大上行高速率、下行帶寬低時延為智能駕駛模型訓練和數據閉環提供傳輸管道,并將整車OTA升級包下載時間壓縮至幾分鐘。同時,其低時延、高可靠的特性為車路協同提供了堅實的通信基礎。
5G上車生態進一步完善,5G輕量化繁榮推動5G普惠
今年5月,華為聯合重慶運營商建成全國首個全域5G輕量化連續覆蓋網絡。實測顯示,其上下行速率全面超越4G Cat4,車載座艙直播視頻播放全程流暢,有力加速了5G技術普惠進程。在年產銷超3000萬輛的中國市場,5G已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首選通信技術。5G輕量化技術加速車載通信5G滲透率提升,今年將有多款上市車型搭載該技術。
峰會倡導行業組織、運營商與產業伙伴深化協同,通過完善道路及停車場網絡覆蓋,持續提升網絡能力,全面推動汽車智能化變革。各方將共同努力,提升智能座艙、車云交互與智能駕駛等場景體驗,構建更安全、高效、智能的車聯新生態,助力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向高階形態持續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