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月14日綜述(劉定洲)光纖光纜行業在2018年迎來了10年高速增長的天花板。自從2009年初中國3G發牌,光纖光纜行業走出光通信泡沫破滅的泥沼,為3G、4G、寬帶中國建設筑基架梁、添磚加瓦,并伴隨著中國需求量占據全球過半份額,成為光纖光纜行業的重要一極。
國內市場攻城略地、海外市場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使得中國光纖“五巨頭” 長飛、亨通光電、中天科技、烽火通信、富通集團均躋身全球前十強。不過,十年高速奔跑,總有放緩腳步的時候。以中國移動第二批次普通光纜集采延期為標志,2018年下半年行業產能釋放加大而需求減弱,廠商們面臨青黃不接的尷尬。
從財報看,長飛、亨通光電、中天科技、烽火通信的業績在2018年上半年均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第三季度開始出現明顯放緩。從筆者的業內交流看,第四季度行業需求仍沒有太大起色。
但我們不必過于憂慮。通信產業升級換代,本身就具有一定周期性,接下來的5G,將是通信業的一次大升級,瞄準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信息基礎設施。光纖光纜行業,以及行業內的眾多廠商,即將面臨全新的歷史機遇。
“五巨頭”的焦點時刻
談論光纖光纜行業,“五巨頭”長飛、亨通光電、中天科技、烽火通信、富通集團就占據了大半版面,基本代表了全行業的動向。盤點五巨頭在2018年的焦點時刻,可以一窺行業的發展足跡。
“帶頭大哥”長飛在2018年雙喜盈門。5月30日召開公司成立30周年慶典,7月20日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光纖行業首家A+H股兩地上市的企業。同時,繼2017年贏得全國質量獎后,長飛在2018年再度贏得歐洲質量獎,其產品品質可見一斑。
亨通光電在2018年海底光纜累計交付量突破1萬公里,開創了我國海洋工程事業的新篇章,同時還宣告順利交付了智利FOA項目,成為第一家完成近3000公里國際有中繼海底光纜項目的中國企業。同時,亨通光電積極參與中國聯通云南公司 “混改”,成為最終候選人之一,為光纖光纜廠商探索新商業模式。
烽火通信母公司在2018年發生重大變動。2018年6月27日,國資委發布公告,同意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與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實施聯合重組。中國信科集團橫空出世,烽火通信的光網絡業務,與新加入的無線業務協同,將在5G時代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天科技在2018年10月舉辦了光纖預制棒項目十周年報告會。光纖預制棒是光纖光纜產業“皇冠上的明珠”,2008年在中國廠商普遍不具備生產能力之時,中天科技走上自主研發道路,到如今已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光棒制造技術,能夠滿足自身光纖拉絲的需要,實現了棒纖纜一體化,掌握了從源頭創新的主導權。
富通集團在2018年成功舉辦了第四屆世界光纖光纜大會,在行業的“江湖地位”得到充分展示。此外,富通集團今年入主了鑫茂科技,成功擁有了上市公司平臺,為未來的進一步資本運作留足了空間。
5G:追光者的夢中情人
光纖光纜行業增長步伐放緩,等待著夢中情人--5G的商用。無線與光通信之間從來不是絕緣體,而是互相成就,3G和4G都 “助攻”了光通信產業繁榮。進入5G時代,業內權威專家韋樂平指出,5G的競爭,正在演變成光纖基礎設施的競爭。
業界共識,5G將給光纖光纜行業帶來大商機。代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中國在2020年商用5G,5G基站數量將是4G時代約4-5倍,需要應用大量的光纖光纜。長飛總裁莊丹預計,5G對光纖光纜的需求將是4G的3倍左右,樂觀一點可以到5倍。
這是中國光纖光纜廠商的新一輪機遇。全球主流國家都將5G作為戰略目標推進,中國坐擁成熟的通信產業鏈,龐大的人口數量、工業基礎設施,在5G商用中天然占據優勢。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名加快5G商用,可以相信5G產業發展在2019年將進入快車道。
據筆者了解,各大光纖光纜廠商都已未雨綢繆,在戰略層面、產品層面做了充分準備。筆者認為,可能需要注意的,追光者們不能操之過急,5G面向大帶寬、低時延、大連接三大場景應用需求,會是一個長期的建設過程,具體年份的需求會隨著政策、國際環境等外力作用而波動,光纖產能目前已經處于高位,需警惕產能過剩帶來的風險。
當然,領先的光纖光纜廠商早已放眼海外,沿著“一帶一路”加速走出去。通過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調配,一方面可以輸出技術,實現本地化制造、本地化服務,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單一市場風險。全球各地市場存在較大的數字鴻溝,等待著光纖光纜廠商去“搭橋”。展望2019年,光纖光纜全球需求依舊不減,新的機遇正在醞釀。
最后,謹以此文,向2018年去世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光纖之父高錕先生表達深深的敬意。
C114年終系列盤點:2018年度通信大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