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加快推進“新基建”的號角已經吹響,如果說5G是“新基建”中的“關鍵先生”,那么數據中心則是“新基建”中的“壓艙石”,一頭連著“風火水電”,另一頭要支撐好5G、AI、物聯網等新興業務的發展。
上海是國內數據中心發展的高地,經過多年建設,上海電信已經初步建成“4+50+300+N”的DC和多個大型IDC數據中心發展體系,形成從核心到邊緣的布局,有力支撐了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和城市信息基礎設施能級的提升。
現在,上海電信正在加快步伐,推動大型綠色云數據中心、邊緣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助力“新基建”加快推進。
上海電信攜手世紀互聯,以國家A級標準設計、建造和認證的思賢數據中心,為上海市乃至G60科創長廊的智能互聯發展提供了新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
筑得好巢,引來鳳棲
中國互聯網的蓬勃發展,舉世矚目,每年的雙十一網購狂歡節更是彰顯了中國的消費能力和經濟活力。
在這背后,離不開電信運營商的支撐。上海電信一直為阿里巴巴提供數據中心托管和高帶寬互聯網接入服務,以及保障支撐服務等。上海地區數據中心承載著阿里華東地區體量最大的節點,換而言之,每年雙十一的主戰場是在上海電信的IDC機房內。
2014年天貓雙十一,突破100億元交易額用時10小時51分。到了2019年,突破100億元只用了1分36秒。六年時間,時間縮短了近千倍,而在另一面,則是網絡流量的迅猛增長。雖然流量“洪峰”一年比一年高,但是上海電信的保障下,每一年都安然度過。
不僅是為阿里,上海電信也為騰訊、百度、京東、360等國內互聯網巨頭,東方財富、上證所等金融機構,以及亞馬遜、谷歌、微軟等跨國巨頭提供數據中心業務服務。
眾多中小企業也選擇在上海電信數據中心“安家落戶”,它們在這里可以選擇按機位、整機架或者包房方式使用托管空間,互聯網接入服務可按需選擇速率、彈性保底,也可以選擇上云服務以及其他增值服務,比如安全防攻擊防護、域名防護、IT代維等等,減輕企業自身的負擔。
筑得好巢,才能引來鳳棲。在競爭激烈的數據中心領域,比拼的是“硬核實力”。UPTIME組織是全球公認的數據中心標準組織和第三方認證機構,也是全球最多用戶采用的數據中心認證機構,上海電信是大陸地區首家獨立自建數據中心通過該認證的運營商。目前,上海電信建立了自己的數據中心運維管理體系標準,在行業內輸出《數據中心運營管理白皮書》,同時開發IDC運維管理系統,推動IDC運營管理工作向著智慧化的方向發展。
推動云數據中心發展
2018年,上海電信在上海完成全球首個“千兆寬帶”全覆蓋城市的建設,率先為上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打下了“上海連接”最重要的基礎。2019年,上海成為國內首批5G商用城市,上海電信正式提供5G服務。2020年,上海將成為“雙千兆城市”,即寬帶千兆、5G千兆,上海的城市能級在不斷提升。
與 “雙千兆城市”建設同步匹配的是,上海電信一直在推動云數據中心建設,這是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中涉及面最廣、重要性程度極高的核心支柱。相比傳統數據中心,云數據中心呈現虛擬化特征,服務器、存儲、網絡、應用等虛擬化后,發揮云計算的彈性能力提供、動態資源調度的核心優勢,提升快速響應能力,讓資源更加高效利用。
松江智電港科創中心內的思賢數據中心,建筑面積達到11500平方米,可容納1300余個IDC機架
在中國電信層面,目前已在原來“2+31+X”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2+4+31+X”的云網融合資源布局。“2”就是兩個大規模的數據中心;“4”是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陜川渝4個重點區域;31是每一個省都有一個大規模的數據中心來承接全網數據結構;X是接入層面,把內容和存儲放到離用戶最近的地方,形成一個云網融合、云網聯動數據中心的特點。
上海作為中國電信云資源布局的重要節點,上海電信目前已在此初步形成了4個核心樞紐、50個匯聚節點和300個綜合業務接入區以及N個駐地網絡的布局規劃,以信息園區等新的數據中心樞紐為核心,一直到用戶駐地,形成從核心到邊緣的布局體系。這樣的布局,既滿足了集中式大算力的需求,又滿足了5G以及AI業務對邊緣計算的需求。比如,對于虛擬/增強現實、車聯網等對時延極為敏感的業務,需要最大限度貼近用戶分布式部署邊緣數據中心。
走綠色發展之路
數據的爆炸式增長,背后是數據中心驚人的耗電量。
2017年,國內數據中心總耗電量為1200億~1300億千瓦時,超過了三峽大壩、葛洲壩電廠全年發電量之和。根據IDC預測,2020年中國數據中心耗電量將增至2962億千瓦時,2025年高達3842.2億千瓦時。
就像電腦需要散熱一樣,數據中心需要大量能源用來冷卻。據悉,冷卻部分的用能占到非核心設施用能的60%以上。數據中心的冷卻技術有多種形式,比如風冷、水冷等,在上海電信數據中心,大型水冷技術已經得到普遍應用,明顯提升系統利用率,降低冷卻能耗。
真如3號樓數據中心是目前上海電信單體機柜數最高的自建機房
真如3號樓數據中心柴油發電機安裝了尾氣凈化裝置,確保電信級高端數據中心綠色環保高效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運營商中,上海電信最早采取了微模塊技術運用于數據中心建設。每個微模塊使用獨立配電、制冷、消防、監控系統和IT機柜,相當于一個個獨立的數據中心,通過疊加從而組成一個大的數據中心。每個微模塊配置方便靈活,隨時可減配或增配,還支持在線擴容,可以相對獨立運行,具備自愈的能力。微模塊機房有兩大特長,節能降耗和分步投資。每個微模塊可以自行配制功耗,不需要像以往一樣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則設計,造成能耗浪費。同時,精確化管控也能進一步減低能耗,提高運維效率,節能效果相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