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8月6日消息(樂思)日前,由C114通信網與大唐移動聯合舉辦的“多維度拓展 構建5G新坐標”在線研討會暨大唐移動5G產業白皮書發布儀式成功召開。本次研討會主要圍繞特殊場景以及垂直行業中的5G網絡部署應用,人工智能助力5G建設與業務創新,網絡智能化演進等熱點話題,與產業鏈進行深入分享與探討。
在此次會議上,多位行業專家帶來了精彩演講。會議期間,大唐移動正式推出了三本5G產業白皮書——《山水林田湖草5G網絡覆蓋白皮書》、《工業園區5G專網部署白皮書》以及《場景化5G智慧網絡白皮書》,白皮書的發布吸引了廣泛關注。
大唐移動副總工程師蔡月民在出席此次研討會時表示,移動通信的價值在于提升覆蓋的能力和覆蓋的價值。作為新基建之首,5G正在全國進行大規模的部署。當前的5G建設中,eMBB仍為網絡建設的主要驅動力。但是長遠來看,垂直行業支撐能力布局將決定5G未來的長期發展,也是提升5G基礎設施核心價值的關鍵方向。
助力中國新基建 5G進入加速發展期
蔡月民稱,2020年我國5G進入了規模建設期。我國運營商將建設兩張物理5G基礎大網,實現5G網絡的全覆蓋。預計近五年將是5G網絡建設高峰期。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已經建設開通了超過40萬座5G基站。預計到今年年底,將建設超過60萬座基站。可以說,我國5G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他指出,雖然當前我國5G發展正處于快車道,但是也要清醒的認識到當前5G部署所面臨的挑戰。他認為,現階段的5G部署將面臨三方面的挑戰:首先是最底層的挑戰,包括技術演進、標準以及產業基礎。特別是產業的基礎方面,我國在元器件、核心芯片等方面還有很多的短板。其次,5G產品以及網絡能力也需要持續投入和提升;最后在最上層的5G應用拓展仍處于啟動期,安全領域也有不可忽視的難題。
“從這些方面,產業需要從多個維度思考5G發展的方向和趨勢。”蔡月民指出。從以上挑戰出發,可以看到5G未來發展主要有三大趨勢:第一:從網絡覆蓋角度來看,將形成全域覆蓋,從傳統的面向人口的覆蓋向面向萬物互聯的面積覆蓋,未來將形成從地面到空間的立體全覆蓋。第二、從應用的角度來看,5G未來需要賦能垂直行業,特別是面向IoT的能力需要進一步豐富和增強,包括通信+計算平臺+切片定制+定位+安全等等方面。第三、5G網絡的智能化。相比以往,5G網絡更為復雜,管理和運維也更加困難,智能化的5G網絡能支撐各種智能化的應用和運維。
定位5G新坐標 構建5G網絡未來
據蔡月民介紹,針對5G的發展,可以用一個新坐標定位未來,以此構建未來5G網絡愿景目標。我們選擇是三個重點的維度,來描繪未來的5G景象:其中,“X軸”,也就是橫向坐標代表著覆蓋場景的持續拓展,Y軸也就是縱向是網絡對垂直行業應用支撐能力的持續提升,Z也就是深向代表網絡向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演進。最終做到全域覆蓋、多維協同、泛在連接以及綠色智能。
“第一個維度是在橫向拓展部署場景,實現5G全域覆蓋,最終目標是構建新信息基礎的支撐能力。建設初期,5G和4G類似,5G先要從廣度、深度和厚度來實現網絡的基礎覆蓋。隨著物聯網和生產場景需求的增加,逐步實現全場景的網絡覆蓋,包括山區、森林、湖面/海面、水(大江大河)、農田以及草原的覆蓋。未來,隨著5G覆蓋的深入,這些場景的網絡甚至有可能超過對人口的覆蓋,成為未來5G的基礎覆蓋需求。”蔡月民說。
“這些新的場景對5G的產品、特性、組網模式提出了新的需求。而大唐移動針對這些場景都有著不同的產品布局和解決方案。針對人口密集的市區,大唐移動有著64TR/34TR的AAU以及微站;在室內高價值和容量區域,大唐移動具備數字化室分和傳統室分全系列的室內產品。在農村以及一些人流量小的場景,大唐移動8TR/4TR的RRU,既能解決網絡覆蓋問題,又能實現低成本組網。”
“Y軸”縱向坐標代表著垂直行業的支撐能力提升。5G架構已經明確向獨立組網(SA)+云化+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的方向演進,其次重點聚焦能源、制造、交通等行業,后續進一步增強的業務支撐能力還有定位、安全和低時延。。未來通過對對融合生態的構建,包括公網與專網的頻率、網絡和平臺共建共享策略上,形成新的模式。
蔡月民表示,縱向拓展垂直行業,最終要實現5G賦能,構建新工業基礎支撐能力。以工業互聯網為例,其園區網絡需求多樣化,接入的無線化要求室內外無線連續覆蓋;傳統TSN網絡需要進行無線化改造;業務接入需要一張網絡同時支持多類型業務接入。自主運營管理就要求企業具有自主的掌控和維護能力;安全方面要做到數據不出園;涉密園區信息安全增強。此外,工業場景還需要高精度定位,室內外一體化無縫定位等等。
“這些需求是工業互聯網的基本需求,而5G定制化能力可滿足工業互聯網園區網絡需求。以網絡切片、非公眾網絡等多種形式,可以滿足工業互聯網園區不同應用場景的業務質量和安全等級要求。”
最后是“Z軸”,深向坐標代表著網絡智能化,通過AI的加持,構建5G創新基礎。5G網絡的復雜度和定制化能力越來越高,其未來演進方向必然是網絡智能化。以三個層級核心能力(大數據平臺、AI服務、應用落地)的建設為基礎,在網絡規劃、建設、維護、優化、運營五大維度,開展基于場景聚類的網絡智能功能的開發與對外開放,支撐基于5G的新智能網絡構建。
布局技術+產品 助推5G新高度
面向未來,5G有三大愿景——融合、智能以及綠色。5G是全新的網絡與業務的創新平臺,“融合”在創新業務層面的端到端拉通上體現更加充分。“智能”體現在5G的方方面面,從底層的網元智能、網管智能,再到網絡智能,智能都成為創新的基礎因素。“綠色”也是業界對5G的愿景之一,產業界將為實現5G網絡的綠色節能持續努力,并將通過5G的數字化智能手段降低全社會的能耗。
在5G產業創新方面,大唐移動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基礎產業能力提升,包括天線創新、基礎器件的創新等。中國信科近期聯合合作伙伴成立了5G中高頻器件創聯合實驗室,通過“系統+芯片”聯合創新的方式提升產業能力。二是產品創新。作為設備制造商,這是大唐移動的本職工作,也是現階段的工作重點。大唐移動在大規模天線、無線網智能化方面做了多方探索和工作。三是業務與網絡智能。大唐移動在網絡智能化、業務智能化以及新業務方面積極探索和布局,支持5G的持續發展。
在演講最后,蔡月民強調;“5G的發展依賴整個生態系統的構建,大唐移動在5G基礎能力方面做了全方位的布局。同時,大唐移動在5G的布局中十分注重產業的聯動,特別在創新業務方面,大唐移動在智慧交通、車聯網、智慧醫療、智能制造等方面攜手合作伙伴一道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多個5G新業務的試點工作。大唐移動希望通過這些合作推動5G未來產業和應用的創新,共同構筑5G商用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