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7月12日消息(雋暢)作為全球AI科技風向標、產業加速器、應用展示臺和治理議事廳,“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于7月8日至7月10日在上海舉行。本屆大會以“智聯世界 眾智成城”為主題,線下展覽會吸引海內外300多家參展商參與,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自2018年成立以來,中科智云重點發力AI安全治理,憑借世界領先的技術研發能力與深入行業一線的工匠精神迅速崛起,成長為全球一流的人工智能創新科技公司。中科智云技術副總裁李源在接受C114記者的采訪時表示,樣本問題、算力問題、算法問題是阻礙AI商用落地的“三座大山”,中科智云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己任,如今已經在AI平臺的性能上取得突破,令AI應用部署更為準確和快速,進而提升AI普惠價值的社會意義。
中科智云實現AI主動學習
人工智能是一門極富挑戰性的科學,包含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和語音識別五大核心技術。這門科學旨在研究如何使機器勝任原本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復雜工作。人工智能賽道的進入門檻頗高,要求相關企業具備過硬的技術研發能力。
以計算機視覺為例,相對固定的場景對AI算法的泛化能力要求較低,可以采用大量的通用化設備。然而,傳統行業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場景的不確定性和需求的碎片化。高度定制化的需求與樣本數據獲取困難無法滿足模型訓練之間的矛盾,往往令貿然進場的AI企業束手無策。
李源表示,中科智云在實踐中沉淀了深刻的場景經驗和技術研發能力,自主研發了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算法框架。該算法框架不完全依賴偶發場景,只需不到傳統模式10%的樣本,便能完成同等精度的模型,所需訓練時間也縮短到傳統模式的10%,并減少了傳統算法標注所需的人力成本,有效提升AI在更多行業的滲透廣度與價值發揮。
據介紹,中科智云的核心團隊由來自中科院、牛津大學等知名院校的科學家組成,已攜手牛津大學、帝國理工等院校成立7家聯合實驗室,其中91%的團隊成員擁有碩士以上學歷。依托強大的研發團隊,中科智云在視頻目標檢測、跟蹤和分割等視頻智能分析的關鍵技術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被廣泛應用在智能建筑、智慧監管、智能制造等領域。
中科智云成立至今,已申請近50件國內國際AI專利,多次在全球頂級會議發布論文,并在2020ECCV(歐洲計算機視覺大會)斬獲3項第一,實現了關鍵核心技術的國有可控。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揭曉的“首屆全球算法最佳實踐典范大賽TOP100榜單”上,中科智云共有四項算法成功入選。
深耕行業,發揚工匠精神
近年來,產業競爭已成為大國博弈的重點領域,業界期待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進行深度融合。
在此背景下,中科智云聚焦安全治理領域,深入場景,扎根行業,憑借快速精準的算法和強定制化能力的優勢,已經為中國移動、中建、中鐵建、中建材、中廣核、正大集團、中影華臣、京能、新華醫院、東方醫院等企業提供AI安全智理服務。
在李源看來,科技以人為本,人的生命安全應當得到充分重視。諸如建筑工地、化工廠等高危場景,盡管都有安全流程,但監管仍由人完成。AI可以把人從繁雜、重復,需要精神每時每刻高度集中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且能做得比人更準、更高效。“讓AI發揮最大的作用,切切實實減少事故的發生率,解決了行業痛點,這是中科智云存續的核心。”
“有的企業對AI期望很高,可嘗試后大失所望。這并非AI技術無法滿足企業的需要,問題出在用戶體驗上。”李源分析道,“例如在一個工廠設備異常識別的項目中,客戶反饋AI經常誤報,每天有4、5次誤報。實際上,如果采用人工巡檢,1天只巡視1次,100天也只有100次,人工巡檢也會疏忽和遺漏。但AI每10秒就能完成1次巡檢,且24小時不休,如此高強度的巡檢只產生了個位數的誤報,其實正好說明了AI有非常高的準確率,確認這些誤報所花的時間遠遠低于一次巡檢的時間。客戶反饋其實是一種誤解,如何消除這種誤解提升用戶體驗,依賴更好的產品設計。當然選擇中科智云的解決方案更會大大降低誤報率,因為我們有一款核心產品X-Brain,可以很好的通過AI自進化來提高精度。”
過去一年多,新冠“黑天鵝”起飛,讓全球經濟遭遇寒冬,而我國的養豬場則遭受了新冠與非洲豬瘟的雙重威脅。對于養豬場的經營者而言,非瘟防控最關鍵的一環是做好生物安全工作,但在具體執行時可能存在流程漏洞,難以落實到位。中科智云詳細了解整個養豬場的生物安全流程,采用計算機視覺技術進行全局流程監控,和客戶一起保障養豬場在新冠與非瘟疊加的階段沒有一個人感染新冠,也沒有一頭豬感染非洲豬瘟,此舉得到了國家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的高度肯定。
“X-Brain”平臺提升AI普惠價值
2021WAIC期間,中科智云七年磨一劍,重磅推出AI+行業自動訓練平臺“X-Brain”,其核心是一套自主研發的全新的主動學習算法框架,只需小樣本,就能高效完成現行業場景中各類視頻、圖像、文本語義等AI算法的訓練。該平臺可被廣泛應用于工業、建造、交通等不同領域,尤其能自適應復雜多變化的環境和規則。
算法是人工智能行業的要素基石。“X-Brain”平臺的主動學習算法框架,改變了監督學習被動接受人工標注樣本的模式。由AI主動判斷樣本是否需要人類專家的參與,通過只讓人類專家參與部分困難樣本的確認,形成人在回路(Human-in-the-Loop)模式,主動訓練模型,形成模型自動迭代。
此外,“X-Brain”平臺的功能模塊由主動學習引擎、多光譜樣本采集處理引擎、自動樣本標注引擎、點云采集處理引擎、AI應用0代碼生成等功能模塊組成。平臺內預置100+種可用模型,非AI專業人員也可快速開發應用和維護。
中科智云技術副總裁李源表示:“我們研發這個產品的初衷是解決行業實際落地問題,在追求算法精準度的提高同時,我們在一線實施項目的過程中發現,樣本問題在現實場景中制約算法是否能夠達到可使用的精準度,尤其傳統行業無法提供傳統AI模式所需的百萬級樣本量,且大量的人工標注的人力成本也阻礙了企業選擇AI技術的積極性和AI普惠價值的社會經濟意義。通過中科智云的X-Brain,可以切入到不同行業,助力不同類型的識別算法升級,這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大腦’力,這也是我們取名‘X-Brain’的由來。”
中科智云CEO兼首席科學家魏宏峰表示:“此次重磅推出X-Brain平臺將具有里程碑意義。第一,這是個有生命力的平臺。客戶是最懂自身業務的人,通過X-Brain能夠從業務角度自行調優算法,才能夠真正把AI在實際場景里面用起來。第二,它可以賦能更多行業。這是我們的技術團隊在行業一線,比如工地、工廠、農場等,攻克了很多復雜場景打磨出來的,目前已經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第三,我們會開放這個核心算法框架。當前我們已開放給合作的高校和行業研究機構,供他們快速開發各自的智能化應用,行業應該是百花齊放的,我們會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底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