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G深耕,共融共生”為主題,2021世界5G大會于8月31日下午,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序幕開幕。
開幕式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指出,5G移動通訊在突破時空阻隔、方便溝通交流等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逐步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動力和增長點。
林念修表示,如今中國5G已經具備至少三個方面的鮮明特點:
一是高速發展方興未艾。2019年,我國正式啟動5G商用。兩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5G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覆蓋范圍持續擴大,技術標準不斷完善,系統和終端更加成熟,應用示范效果日益凸顯,已經建成全球技術領先、規模最大、用戶最多的5G網絡,形成全球最大的5G產業體系,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二是潛力巨大,后勁十足。中國擁有14億消費者,移動電話普及率遠超世界平均水平,是全球最具潛力的5G市場。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蓬勃發展,智慧城市、智能交通、遠程醫療、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進程明顯加速。加之,中國所擁有的全球門類最全、體量最大的傳統制造產業,正在加快推進數字化改造。未來中國5G應用場景豐富且發展空間巨大。
三是機遇難得,前景廣闊。全球通信技術發展歷程表明,移動通信技術從萌芽、成長到規模化應用往往會經歷指數級的躍升。當前5G技術加速成熟,正處于向大規模應用拓展的重要階段。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 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即將發布的“十四五”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圍繞5G網絡建設和規模化應用,布局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把5G建設推向全面深度覆蓋新階段。
對于5G發展的未來,林念修說“‘十四五’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方面組織實施好有關‘十四五’規劃,”著力從四方面推動5G實現跨越式發展,驅動全社會加快數字化轉型。”
一是推動5G建設更多造福人民大眾,促進實現共同富裕。組織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快市政、能源、交通、物流等領域的5G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進一步推廣5G應用,探索農業農村5G應用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
二是推動5G應用更深融入實體經濟,促進實現高質量發展。其中“5G+” “AI+”等專項計劃,著力拓展重點行業的5G應用,賦能傳統產業,催生新興產業,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實現數字化變革。
三是推動5G產業鏈更趨穩定,富有韌性,促進實踐開放包容創新。持續推進核心技術公關,促進國際創新合作,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鼓勵5G領域的創新創業,營造更加開放包容的產業生態。
四是推動5G技術更好體現生態環保理念,促進實現雙碳目標。深入落實國家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部署,加大力度推進節能環保技術在5G網絡中的應用,積極推廣實施低碳、零碳方案,打造低碳標桿示范網絡。
最后,林念修強調,合作共贏始終是世界發展的主旋律,移動通信技術發展到第五代,標準逐步統一,技術日益開放,產業日趨融合。這為國際間信息網絡的互聯互通,為各國人民更好地共享文明成果創造了有利條件。國家發展改革委積極支持各國企業加強5G技術和產業的交流合作,并為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提供更多便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