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0月9日消息(林想)在日前召開的“2021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峰論壇”上,中國衛星導航工程中心副主任高為廣表示,北斗規模應用進入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的關鍵階段,可從三方面入手,重新認識北斗,科學應用北斗,高效推廣北斗。此外,高為廣透露,今年年底我國具有北斗3號短報文功能的手機即將面世,屆時北斗的應用將無處不在。
“北斗規模應用進入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的關鍵階段。”高為廣表示,自北斗重大專項實施以來,中國衛星導航工程中心會同交通運輸、信息通信、農林水利、公共安全、應急減災的有關部門與行業發展規劃計劃,政策標準配套經費統籌銜接。建立了聯合申報、聯合批復、聯合實施的機制,統籌開展北斗在重點行業應用示范,推動北斗應用技術創新,拓展北斗應用新領域,創新北斗應用新模式。初步實現了能用北斗盡用北斗的新局面。
高為廣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建設在北斗應用建設發展的新起點,要按照把握新階段、創新新理念、開啟新征程的時代要求,重新認識北斗,科學應用北斗,高效推廣北斗。
一是搶抓北斗發展新機遇,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深化北斗系統推廣應用,推廣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北斗產業化重大工程,要將北斗作為基礎設施時空應用的標準配置,通過北斗+新基建相互賦能,打造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另一方面,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的新的增長點,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與衛星導向之間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和融合性。基于衛星導航的位置服務,讓數據具有時空標簽,為數字經濟賦予新內涵,增添新活力。
二是拓展北斗發展新動能,北斗是一個好用的系統,也是現在國際上最好用的系統之一。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要把好的系統真正落地應用,北斗與信息技術,特別是移動通信技術融合發展,讓北斗更快的融入并服務大眾應用。當前,北斗高精度應用已進入智能手機,經過實際測試,可實現1米級高精度定位功能,正在開展車道級的導航試點,后續將覆蓋絕大部分主流品牌手機。今年年底,按照計劃安排,北斗3號短報文已經實現與智能手機的信息互通,今年年底我國具有北斗3號短報文功能的手機即將面世,屆時北斗的應用將無處不在。
三是構建北斗發展的新格局。北斗作為施工基準的信息,只有與其他信息的有機融合才能產生價值,這是北斗應用受想象力限制的本質特征。近年來,業內在北斗創新綜合應用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北斗+5G室內外融合技術已經獲得突破,目前通過實測,能夠實現室內外米級無縫導航定位。下一步要繼續推動北斗與信息通信、物聯網、無人駕駛、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戰略性前沿技術的交叉融合,催生新業態新產業,推動融合創新實現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