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增進人民福祉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已經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鼓勵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產品及服務的適老化設計和改造,推動養老產業數字化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云南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云勇非常關注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他在提案中指出,不少老年人由于不會使用或不能熟練使用智能手機和手機上的各種應用,導致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諸多問題,無法充分享受科技進步給生活帶來的種種便利。例如,相關媒體曾報道,一位老年人行動不便,由于社保卡沒有激活,她去銀行進行人臉識別,被家人抱起才艱難地激活了社保卡;疫情防控前期,很多老年人因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出示健康碼,導致出行困難……這些都需要我們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去深刻反思。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口總數為14.12億人,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億人,占總人口比重13.50%,整個社會正在步入深度老齡化階段。張云勇在提案中指出,現階段,針對銀發人群的產品仍然存在無法切實滿足用戶需求、產品供給缺乏體系化、社會資源缺乏統籌協調等問題。為有效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迫切的健康養老需求,破解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使銀發人群人群也能夠樂享移動互聯網、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帶來的紅利,他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踐行社會責任,逐步完善電信業適老化改造。鼓勵通信運營企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在電信服務適老化改造方面起表率作用。當前,工信部已經組織三家運營商為老年人提供了線下營業廳“銀發族專席”,業務辦理免排隊,專人引導等服務;同時還實現了電話客服的“一鍵呼入”功能,銀發人群撥打運營商客服電話時,可跳過語音提示、數字選擇等環節,直接享受人工咨詢服務,這些都大大增加了老年人使用電信服務的便捷性。建議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充分發揮通信運營商資源稟賦,加強電信業適老化改造,如給予適當政策支持,鼓勵運營商智慧家庭工程師為銀發人群提供電信業務上門指導、上門辦理、上門服務等。另外,積極倡導終端行業、互聯網行業中眾多廠商的協同支持,針對銀發人群的需求特點,真正為銀發人群提供能感知、有溫度、更便利的電信產品和服務。
二是協同各方資源,加強創新實現智慧養老目標。銀發人群的養老需求除了醫療、健康、護理以外,還包括飲食、陪伴、娛樂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這需要社會各方的參與。建議鼓勵電信運營商作為智慧社會建設的主力軍,聯合產業鏈協同好各方資源,共同推動數字技術網絡化、平臺化、智能化能力優勢與助老養老應用場景的融合創新,以醫療、健康、護理為切入點,規模化普及服務,包括銀發人群的異常行為監測、跌倒防護、一鍵呼救、實時健康監測等場景化應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打造智慧健康養老平臺,將銀發人群的醫護健康、緊急求助、生活消費、情感陪伴、精神文娛等多種服務有機整合,通過協同社區、醫院、餐廳、藥店等各方資源進行跨界合作,打造全新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智慧健康養老生態圈,為用戶提供“食、醫、健、護、樂”一站式優質養老服務。
三是加強政策指引,普及通信能力,夯實數字化基座。服務老年人遠程看護的家庭攝像頭、異常情形下使用的一鍵呼叫報警器等設備,都需要網絡連接才能發揮作用。基礎網絡通信能力是數字化養老服務的“接口”,更是養老產業智慧化發展的基座,沒有基礎通信能力,很多目標都是空中樓閣。目前,我國移動電話覆蓋率早已超過了100%,固定寬帶接入用戶也達到了5.35億,但還是有老人尤其是一些貧困老人家里沒有安裝網絡,無法使用基于網絡提供的種種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因此,建議將針對此特殊群體的基礎通信能力普及,作為一項普惠型服務增加到國家養老政策中,通過適當的引導或財政補助,使他們也能夠接入網絡,以便使用網絡和數字化帶來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