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7月4日消息(岳明)為期三天的MWC上海2023活動在上周圓滿落幕,在今年這一行業盛會首次開設的“數字上海”展區當中,一家來自深圳的IDC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深圳海蘭云數據中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蘭云”)吸引了我們的注意。
2022年12月,全球首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在海南陵水成功啟用。作為這一創新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在MWC上海期間,海蘭云攜手中國信通院、中國電信集團海南分公司(以下簡稱“海南電信”)聯合發布了這一新型自然冷源綠色數據中心的半年度運營報告:自啟用以來,該項目運行良好,各項指標平穩,供配電、暖通、弱電等系統工作正常,為IT系統提供了穩定的電力和運行環境——服務器零故障,現場零運維。項目搭建了數字孿生系統,實現全鏈路微結點智控技術,滿足海底數據中心的遠程維護、少維護、甚至免維護的需求。并且,海底數據中心始終保持了客戶業務有序運行,系統性能表現良好。
我們在現場了解到,海底數據中心是一種綠色低碳的新型數據中心系統。通過將服務器安放在海底的密封艙中,該系統以海洋作為自然冷源,從而獲得了“三省兩高一快”的獨特優勢,即省電、省水、省地、高安全、高可靠、快速部署。海蘭云方面介紹稱,該系統適用于高性能計算、智能計算和通用計算云服務等各類應用場景。
據悉,這一海底數據中心海南示范項目首期客戶包括中國電信、新加坡ATLAS等,部署的業務包括媒體存儲節點、CDN節點以及海南省國資專屬云資源池。中國電信集團海南分公司云和大數據運營中心高級技術經理李興耀在接受C114采訪時表示,傳統陸地數據中心能耗巨大,特別是我國南方地區數據中心PUE值一般會達到1.6-1.8左右,而國家對數據中心運營PUE指標要求已經調整至1.4,部分區域甚至要求1.25,因此海底數據中心成為了該電信運營商探索降低能耗新路徑的一個切入口。
通過海蘭云前期與清華大學等合作伙伴的技術研究與實驗室模擬,海底數據中心可以大大降低PUE值至1.1左右,較傳統數據中心節能30%以上。據其介紹,海南電信與海蘭信從2019年開始進行試驗合作,經過技術交流和業務實測之后正式建立了商用合作關系,直至2022年12月海底數據中心正式投入商用。在實際商用半年時間以來,這一海底數據中心實際PUE值達到了設計指標1.1,節能效果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國家及各省市發布系列政策支持海底數據中心產業發展。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先后出臺了《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等政策,鼓勵探索利用河湖、海洋等優勢資源建設全時自然冷卻數據中心,充分發揮氣候水文和地形地貌等自然條件天然優勢,因地制宜促進數據中心節能降耗。海南、廣東、山東等地的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也紛紛提出要促進海底數據中心研發及建設。
深圳海蘭云數據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家文告訴C114,之所以此次MWC上海展出現在“數字上海”展區,是因為海蘭云的海底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已被寫入上海新一輪海上風電場的規劃當中,通過將海底數據中心與海上風電融合,并落地上海,有望打造IDC行業綠色低碳、安全可靠、降本增效新標桿。
他表示,該方案具有多種優勢:第一,海底數據中心與海上風電可以共用海域場址、海底光電復合纜、海洋工程船,實現降本增效,相比傳統陸上數據中心,建造和運維成本優勢明顯;第二,海上風電提供綠電,大大降低海底數據中心用電成本,相較陸上市電,用電成本更低,未來更可能自帶原生碳匯收益;第三,海底數據中心作為海上風電的有效載荷,是可以場內消納海上綠電的產業,提高了海上風電場的發電效率和經濟效益,幫助海上風電場產業鏈做大做強。
事實上,根據海蘭云的規劃,未來3年,該公司將在我國近海包括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三角洲等東南沿海地區,協同地方政府、金融及企業用戶,全面建設系列海底數據中心項目,有力促進數據中心產業節能減排,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此外,公司將放眼全球,積極拓展海外客戶,為一帶一路協同發展及全球發展倡議提供高水平創新方案。
為此,海蘭云將從三個方面持續推進創新。一是推動海底數據中心技術創新與標準研制,提升產業發展質量,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藍色新動能。二是與電信運營商、互聯網巨頭、金融機構等協同,助力跨境電商、游戲出海、元宇宙等數字經濟業態創新發展。三是推進海底數據中心與海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結合,將海上電力轉化為陸地算力,實現數據中心向零碳邁進。產業鏈相關各方將密切合作,以全球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項目為起點,打造國內“海洋經濟”+“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的新型綠色產業集群,建設中國數字經濟藍色新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