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大力推動數據開發開放和流通使用。”當前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情況如何?未來又如何加速數據的開發開放和流通使用?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數據大國,建議鼓勵更多的數據進行確權和交易,包括在一些非敏感領域的數據跨境交易,真正讓我們從數據大國變成數據強國,也讓數據要素在新質生產力的形成中發揮更大作用。”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在接受《人民郵電》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金李介紹,在調研和實踐中發現,數據要素市場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國家級數據交易所建設滯后;二是“用數”的環境與氛圍尚未形成,數據流通使用尚存不順暢之處;三是數據跨境流通探索力度有待增強;四是國家級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有待加強。
針對上述問題,金李建議,加大國家級數據交易所建設力度,將數據交易所納入國家數據交易場所體系布局規劃,充分發揮我國數字化基礎好、數據資源豐富、數據交易活躍的先發優勢,在數據交易規則、技術、標準、基礎設施等方面打造可復制的樣板。
同時,結合數據要素×工作,試點央地數據融合應用。金李建議,以應用為導向,行政力量和市場驅動雙管齊下,加快推進一體化數據資源體系建設和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在智能制造、商貿流通、交通物流、金融服務、醫療健康等重點領域與國家相關部委加強數據社會化應用試點。開展公共數據與社會數據融合試點工作,推動高質量數據供給。開展數據價值化綜合性試點工作,加快推進產業數據資源化、產品化、服務化、市場化工作,釋放數據價值。
金李建議,開展國家數據跨境安全流通試點,探索建立非重要數據的白名單制度。“對經過中央網信辦、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等多部門聯合認定的非重要數據,可依托各地數據交易所進行安全評估審查,通過合規評估流程后允許場內跨境流通,并設立國家數據跨境安全快速審查通道,構建國家級的跨境數據樞紐節點。”金李表示。
此外,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開展個人數據賬戶授權試點,探索個人數據授權使用參與個人數據收益分配的落地機制。保護個人數據隱私,提高數據使用效率,促進數據共享和創新,為數據資源的協同開發運用建立良好的制度基礎及基礎設施。
在數據交易方面,金李建議,開展場內數據交易合規第三方評估認證。試點場內交易數據合規評估認證制度,打造數據要素流通法治化營商環境高地,出臺有關認證認可配套辦法。大力發展第三方數據合規評估服務業,開展數據交易合規師職業化培訓體系建設試點。與國際通行數據保護規則接軌,營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以數據交易合規師產業促進第三方服務業增加值提高,實現數商產業集聚與數字經濟全產業GDP顯著增加。
同時,開展國家級數據資產登記平臺試點。以創新模式制定數據要素登記平臺建設方案,構建三位一體、五大核心功能的國家級數據確權登記體系。“以數據產權登記為抓手,探索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和數據產品經營權等數據產權分置,承認保護數據要素市場參與主體的合法權益。”金李表示。
在產業生態方面,金李建議,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產業開放生態。明確人工智能行業數據登記確權路徑,明確數據產權登記和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相結合的行業登記體系。增強多維度高價值語料庫供給,構建通用大模型語料庫與垂直行業的語料庫。強化大模型訓練語料庫質量管理,制定數據質量評價的標準體系。加強人才培養,依托數據交易所、數商、高校建立人才聯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