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繼續發揚‘紅色電信’精神,深入了解人民群眾的信息化需求,將群眾的呼聲和關切帶到會上去,也將積極建言獻策,全力做好信息服務和通信保障,為當地人民群眾提供美好信息生活,為地方數字經濟發展貢獻力量。”作為一名來自大山深處,從事農村通信網絡安裝和維護工作24年的基層人大代表,第二年赴京參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績溪電信智慧家庭工程師葉紅義少了一些初次履職時的緊張,心里更多的,是一種沉甸甸的使命感。
“我是一名從大山深處走進人民大會堂的基層電信員工,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深有感觸。”葉紅義告訴《人民郵電》報記者,他的家鄉安徽省宣城市已初步建成工業大腦,作為發展工業互聯網的網絡基礎、數據中樞、應用平臺和安全關口。但是,當前工業互聯網還處于起步階段,仍有諸多不足之處。
“在走訪調研本地企業時,我發現很多中小企業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方面認識不夠,較多企業家還處于‘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的階段,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制約企業未來做大做強。”葉紅義說。
因此,今年葉紅義帶來了關于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建議。“我希望加強政策指引,在推進企業數字化工作中,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程度評價體系,有目標、分等級地進行數字化轉型引導,同時配套相應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獎補機制,提升企業數字化水平和生產效率,以產業鏈標桿引領全量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浪潮,從而達到規模推廣效應。”
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葉紅義積極參與績溪“智慧鄉鎮”平臺和“數字鄉村”平臺建設,關注當地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發展,希望以工業互聯網推動企業數字化水平和生產效率提升,為績溪縣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堅持開展鄉村旅游信息化的科普宣講,讓更多人了解家鄉、了解績溪。在他的努力下,績溪縣的5G網絡覆蓋到大山深處,為大山深處的百姓打開通向世界的窗口。
“去年我在大會上提出關于‘加大農村數字平臺推廣’的建議,6月底我就收到了書面回復。回復認為我的建議對推進數字鄉村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還明確了下一步四點工作舉措,一是將進一步強化統籌協調和評價考核,二是深化鄉村治理數字化實踐,三是加快推進涉農數據整合共享,四是持續推進數字鄉村試點示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