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2月28日消息(安迪)5G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被業界寄予厚望,肩負著使能千行百業數字化的重任。當前,5G的數字化觸角更是從ToC的消費者市場,逐步拓展到工業互聯網等ToB的垂直行業市場。
而工業互聯網將為工業乃至產業數字化發展提供實現途徑,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對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與前幾代技術相比,5G的高帶寬、低時延特性更加適合工業應用。在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和新型工業化發展進程中,“5G+工業互聯網”將主要發揮基礎性作用、聚合性作用、融合性作用,推動產業升級與行業轉型,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而同樣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5G和工業互聯網的結合非常值得期待。
工業互聯網市場前景可期
工業是經濟的“壓艙石”,數字化為工業增長和提質升級提供了有力轉型支撐,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
工業互聯網以網絡為基礎、平臺為中樞、數據為要素、安全為保障,通過對人、機、物全面連接,變革傳統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助力工業行業實現降本、提質、增效、綠色、安全發展。
可以預見,工業互聯網產業前景十分廣闊,當前工業互聯網正處于快速成長期。賽迪顧問預計,2022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將達8924.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3.6%。華安證券預測,2025年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4萬億元,蘊含著我國信息技術領域中長期最大的市場空間和投資機會。
5G+工業互聯網迎來諸多政策利好
而5G的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等特性,可以說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加速度。5G和工業互聯網雙雙入選新基建的同時,我國5G+工業互聯網也迎來了一系列利好政策。
“十四五”規劃中多次提及工業互聯網,并明確指出要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積極穩妥發展工業互聯網,在重點行業和區域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要培育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產業生態。
2021年1月,工信部專門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新發展目標,到2023年,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到2023年,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打造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發展40個以上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形成1~2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培育5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10個“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
2021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5G+工業互聯網方面,推進5G模組與AR/VR、遠程操控設備、機器視覺、AGV等工業終端的深度融合,加快利用5G改造工業內網,打造5G全連接工廠標桿,形成信息技術網絡與生產控制網絡融合的網絡部署模式,推動“5G+工業互聯網”服務于生產核心環節。圍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產品服務等環節,聚焦“5G+工業互聯網”發展重點行業,打造典型應用場景,持續開展“5G+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支持5G在質量檢測、遠程運維、多機協同作業、人機交互等智能制造領域的深化應用,不斷強化示范引領,推動成熟模式在更多行業和領域復制推廣。
此外,工信部印發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將工業互聯網和“5G+工業互聯網”列入重要的融合基礎設施,并提出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高質量工業互聯網網絡,打造一批“5G+工業互聯網”標桿。
正從試驗走向商用,從樣板走向規模化復制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包括運營商、設備廠商、芯片廠商、模組廠商、集成商、應用廠商、行業用戶等產業鏈各方展開了積極合作,我國5G+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新模式新業態創新活躍。
據工信部方面介紹,通過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目前已經培育較大型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50家,平臺服務的工業企業超過了160萬家,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已經達到55.3%,“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全國已經超過2000多個。
工信部在今年5月發布了第一批“5G+工業互聯網”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和五個重點行業實踐。首批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分別是:協同研發設計、遠程設備操控、設備協同作業、柔性生產制造、現場輔助裝配、機器視覺質檢、設備故障診斷、廠區智能物流、無人智能巡檢、生產現場監測。五個重點行業實踐分別是電子設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鋼鐵行業、采礦行業、電力行業。
2021年11月,工信部印發了第二批“5G+工業互聯網”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和五個重點行業實踐,十大典型應用場景包括:生產單元模擬、精準動態作業、生產能效管控、工藝合規校驗、生產過程溯源、設備預測維護、廠區智能理貨、全域物流監測、虛擬現場服務、企業協同合作。五個重點行業實踐包括:石化化工行業、建材行業、港口行業、紡織行業、家電行業。
目前,5G+工業互聯網正從試驗走向正式商用。例如,在石化化工行業,中國海洋石油集團與中國移動合作開展了“5G智慧海油”項目建設,實現了設備預測維護場景的應用;建材行業,福建良瓷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電信合作開展了“九牧永春5G智慧工廠”項目建設,實現了生產過程溯源場景的應用;港口行業,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聯通合作開展了“青島港5G智慧港口”項目建設,實現了生產能效管控場景的應用;家電行業,海爾集團與中國移動合作開展了“5G全連接園區”項目建設,實現了虛擬現場服務場景的應用。
此外,作為設備商與運營商共同探索5G工業互聯網的典范,愛立信南京工廠是愛立信攜手江蘇移動在南京工廠實現的愛立信5G工業專網解決方案在國內的首個商用部署,在南京工廠部署的5G尊享專網覆蓋了10000平方米生產區域。目前愛立信南京工廠已經上線“AR遠程專家指導/培訓和質檢、視頻監控、無人機盤庫、工控機、AGV調度系統、環境監控、裝配擰緊監控、機器視覺導引裝配、智能線陣掃描和叉車信息化”等多種5G應用。此外,愛立信還助力北海精一打造廣西首個電桿行業”5G+智慧工廠”;為銀和瓷業打造AI陶瓷質檢系統,基于5G技術的定制化機器視覺的檢測系統,使得質檢人工降低60%,質檢效率提升80%;為渤海活塞搭建5G專網,構建全連接無線網絡,推動智能工廠建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面向未來,隨著5G標準的不斷演進,5G能力的不斷升級,行業伙伴們的進一步深度參與,以及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應用的不斷深入,5G+工業互聯網將從實驗樣板走向規模化復制,為工業等行業數字化創新帶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