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2月2日消息(水易)數字經濟發展勢頭正盛,其重要驅動因素是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精進,數據要素價值的持續釋放。而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是支撐“AI+”“+AI”,“數據要素×”落地的基石底座,如今F5G正邁向F5G-A,為千行百業數字化和智能化帶來新的機遇和助力。
2020年,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成立的ETSI ISG F5G工作組定義了固網的代際,以10G PON、Wi-Fi 6、100G/200G OTN等為代表的技術以及相應的應用場景被定義為F5G(第五代固定網絡),旨在通過代際定義促進產業繁榮。
經過四年多時間的發展,業務驅動和技術進步的雙重影響下,F5G正演進至F5G Advanced(簡稱F5G-A),50G PON、Wi-Fi 7、超長距400G/800G、fgOTN等相關技術逐步走向商用。近期,ETSI正式發布F5G-A首個標準版本Release 3,定義了F5G-A的代際特征、新的網絡架構和功能,描繪了新的應用場景,推動F5G-A網絡為新型業務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體驗。
恰逢ETSI(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和CCSA(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聯合會議召開期間,ETSI ISG F5G副主席、中國電信專家金嘉亮博士,接受C114專訪,解讀F5G-A標準進展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價值,以及中國電信在F5G-方面最新進展和實踐,并呼吁擴大F5G-A“朋友圈”,進一步擴大F5G-A影響力。
內涵不斷豐富,F5G-A開啟商用
“F5G邁向F5G-A是固網領域的重要飛躍。”金嘉亮強調,F5G-A能夠打造超高帶寬創新應用環境,通過F5G-A相關應用和推廣可以加速產業的發展,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活躍數字經濟的同時也能賦能傳統行業。
具體而言,F5G-A可以提供更大的帶寬、更低的延遲、更廣泛的覆蓋能力,也能提供更綠色節能的網絡系統。同時,通過更加智慧化的運營管理手段可以更好地支撐并實現更多超高帶寬的應用,為家庭、企業帶來更好的網絡體驗。
基于F5G-A所能提供的網絡連接基座,可以有力促進產業升級和數字化轉型,包括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的發展以及智慧城市領域的演進等等。此外,F5G-A能夠為遠程醫療、遠程教育、智能家居等各個方面提供更好的網絡傳輸保證,進一步改善生活質量和便利性。
值得一提的是,ETSI ISG F5G工作組提出了從“光纖到戶”邁向“光聯萬物”的產業愿景。金嘉亮表示,F5G、F5G-A近幾年在國內發展較為迅速,部分地區已經開始進行基于F5G-A的萬兆光網試點和小規模商用部署,例如面向智慧家庭、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場景。
關于F5G-A和“萬兆光網”之間的關系,金嘉亮進一步解釋道,目前萬兆光網是基于50G PON新型接入網技術,提供萬兆接入能力,可以滿足各類家庭、政企、行業應用對于網絡帶寬超高的需求。
F5G-A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包含了未來網絡的多種可能技術和應用場景,而“萬兆光網”可以被看作是F5G-A在當前階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具體實現,或者說從用戶角度的一個最直觀的業務形象概念。
標準、生態雙管齊下,促進F5G-A普及
可以說,F5G-A帶來的技術優勢,能夠帶來諸多社會價值,助力我國從網絡大國走向網絡強國。不過,F5G-A的普及還面臨一系列技術挑戰,金嘉亮介紹,需要進一步攻克高性能的核心光器件、電芯片等壁壘,降低設備成本并實現自主掌控能力;還需要打造更加靈活、智能、可靠的網絡架構。
技術之外,從成本以及投資角度,F5G-A網絡的建設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包括光纖鋪設、設備升級、網絡改造等等。因此,如何體現F5G-A的價值,優化運營商的投入產出比,也是需要進一步探討思考的問題。
當然,F5G-A普及,培育市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金嘉亮強調,應該進一步去發掘、去培育各類新興的超高帶寬業務應用的發展,如何更好地把F5G-A網絡用起來,探索實現更多“殺手級”的業務應用。
面對這些挑戰,標準和生態是不容忽視的關鍵環節。ETSI與CCSA、ITU-T以及BBF、TM Forum等國內外著名標準組織建立了廣泛的合作和協同關系,共同推動F5G-A相關技術的標準化工作,已達成諸多共識。
同時,為進一步擴大F5G-A的影響力,ETSI ISG F5G工作組持續擴大F5G-A“朋友圈”。 金嘉亮表示,在會員發展方面,歡迎國內更多的企業加入ETSI,共同推動F5G-A標準和技術的發展。
據悉,ETSI ISG F5G目前已有121會員,包括全球主流的運營商(Telefonica、Orange、Deutsche Telekom、STC、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設備商(愛立信、華為、ZTE、烽火等),研究機構(HHI、CTTC、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
另外,F5G-A網絡設備的測試(認證)體系對于用戶體驗的一致性以及設備之間的互通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金嘉亮介紹,ETSI ISG F5G后續也會大力去開展測試方面的認證工作。
更為重要的是,為了更有力地推動產業協同合作,從標準制定到技術創新到最后成立產業聯盟,需要形成一套閉環的流程。“通過這樣一套流程,可以有效地協同,并達成產業共識,從而繁榮整個F5G-A產業生態,為社會創造更多更好的價值。”
加快實踐落地,中國電信推動F5G-A發展
在固定網絡的技術和代際演進方面,中國電信一直是技術研究、標準化和實踐落地的先行者。據金嘉亮博士介紹,中國電信是ETSI ISG F5G工作組的創始成員單位,積極投入相應的資源加入到工作組,以及F5G和F5G-A系列標準的制定工作,牽頭了F5G-A代際定義(GR0021)標準。
不止于此,中國電信在F5G-A在落地實踐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工作。例如中國電信在2023年,在“五省六地市”推進基于50G-PON的萬兆網絡建設和試點部署,2024年在更多地區推動試點工作。基于現網試點的經驗總結面向重點行業,按需(點狀)部署,打造可規模復制推廣的策略,促進F5G-A的進一步落地,實現良性循環。
據了解,中國電信在上海建成全球首個萬兆云寬帶小區,并計劃年底前在全市建成26個萬兆示范小區。另外,位于上海的全光萬兆云寬帶產業合作創新示范基地,展示了家庭全光萬兆組網解決方案在助力XR云健身、云8K家庭影院、云桌面會議等智慧家庭業務中發揮者重要作用,不僅體現了全光萬兆云寬帶的高速、高品質網絡特性,更為用戶帶來了嶄新的智慧生活體驗。
同時,中國電信致力于通過F5G-A的技術實現光聯千行百業,加速推進垂直行業和互聯網創新應用的發展。例如,中國電信在云南的玉石直播市場基地、陜西以及湖北等地大學校園推廣基于50G-PON的萬兆網絡建設以及部署,取得非常好的實施效果。
“固定網絡是運營商的網絡基座,是網絡服務的基石。”金嘉亮表示,因此,中國電信一直非常重視并積極推動固定網絡代際演進和標準化工作。“我們目標是為全國千行百業的客戶,提供更快更好更智能的網絡基礎設施,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相信F5G-A有望成為中國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