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BAT一直壟斷中國國內市場,而主營業務也主要是國內市場的話。現在可以判斷,BAT的未來發展前景不會看好。是會走下坡路的,除非盡快實行市場的突破,實行海外快速擴張。因為中國市場整體上,會走向萎縮。
當下中國經濟繁榮,日益崛起,何談未來經濟的不可逆的萎縮呢?其實這只要看一個因素就夠了——人口。中國未來的人口規模會發生持續萎縮。這決定壟斷了中國市場的企業的未來命運。
其實這很好解釋——維持人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2.1,中國當下僅有1.18,上海之類的發達地區僅0.6。未來鐵定地是要人口萎縮的,在西方各國都在為鼓勵生育沒有成果焦頭爛額時,中國仍未放棄計劃生育。后果會是災難性的。或許中國的經濟繁榮,就在當下。未來則是因人口萎縮帶來的一系列危機。包括中國互聯網的壟斷巨頭,將會損失嚴重。
很多人都誤解了中國的人口問題——中國人口規模的持續擴張并非是因為生育太多,僅僅是因為預期壽命的提高。建國時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僅有35歲,而現在達到72歲。增加一倍有余。這樣即便生育率再低,人口持續增長也不可避免。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的生育率僅2.2,不算高。因此只要當預期壽命穩定了,人口增長自然會減緩,乃至停滯。沒有認識對問題,壓制生育的話,未來就是人口萎縮。需求隨著降低。有些人可能會歡欣鼓舞——人口萎縮了不是好事么?這不可能是好事,因為萎縮的是孩子,沒有萎縮的是老人。
所以說,不僅是BAT的前景不會看好,所有市場壟斷性的企業的未來前景都不會看好。當然也包括中國的房地產業——未來沒有年輕人接盤的話,也不會看好。尤其是兒童用品和服務的產業,會遭遇重大打擊,而相對看好的是老人用品和服務產業。當然,最好是奢侈品產業——只有富有的老人可以高枕無憂。
對此明確的未來,或許有人會抱有異議——只要放開計生就好了么。不過工業化國家的一切經驗都表明,即便沒有計生,生育率也回不去。何況,計生不可能放開——這是個簡單的生存斗爭問題。社會每多個兒童,都會減少對老人的資源分配。沒有愿意犧牲自己的決策者。這看年齡就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