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on”是影視傳媒拍攝過程中最廣為人知一詞,當喊Action后,就意味著拍攝即將開始。隨著近些年來,運營商的跨界風越演越烈之余還層出不窮,除了你想象不到的餐飲、金融、游戲之外,還一度蔓延到影視傳媒行業,兩個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行業,如何在action后相互成就,拍攝出一段經典的光影與銀屏的“佳話”。
在2021年6月,中國聯通終于獲得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頒發的《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成為三家運營商中最遲拿到牌照的一家。有了“前期”同行的參考,再加上互聯網時代行業對內容上的需求與自身直播內容的沉淀,于是在同年9月,就產生了以動畫作為切入點,與平遙縣政府聯手策劃打造2年之久的52集大型原創動畫連續劇《古城小鏢師》,最終在各大互聯網平臺上映,累計播放量已經近億。作為試水市場的第一部作品就有如此成績,出品方也打鐵趁熱的安排第二季的制作。此外,中國聯通還積極籌辦其他多個大型原創文創項目,如數字文創項目《非遺城市共同體》及以宣傳廣西侗族文化為代表的數字文旅作品《別有侗天》。在影視方面,中國聯通以公益主題或企業品牌宣傳為主要方向,推出了多部作品,包括有《銀發夢想家》《無聲》《聯通人世間》《追光》《微光》等。值得一提的是,《追光》入選中央企業慶祝建黨百年百部微電影(微視頻)優秀作品,《微光》則入圍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短視頻單元最具公益價值作品。
根據中國聯通官方微信公眾號的消息,會以中國城市為舞臺,以數字文創技術為支撐,通過動漫等差異化內容產品,聚焦城市文旅,創新5G營銷,合作產業資源,以通信領域耕耘多年的運營積淀為基礎,開辟中國城市數字化轉型的5G新時代入口,針對大文旅市場推出數字動漫營銷、5G視頻彩鈴亮相、5G超級短信投放、數字游戲與閱讀聯動開發等運營商特色服務。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通過與內容產業鏈上下游開展合作,打造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大視頻內容聚合生態,逐步推出5G新直播等特色直播、自制網絡劇拍攝、自制體育賽事VR直播、自制演藝活動、自制動畫片等差異化內容產品。作為電信行業試驗田的聯通,居然在影視傳媒方面的發力會落后如此之久,實在讓人大跌眼鏡。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落后是否一定意味著要“挨打”?得益于移動和電信的他山之石,加上5G和千兆寬帶的高速網絡,必然會加速產品和內容的迭代。在內容、渠道和策略上聯通會有更多大展拳腳的機會,畢竟創新一直根植在聯通人的DNA當中。
在2012年,中國電信就和華誼兄弟合作,共同打造付費“微電影微劇”發行平臺,但此時電信充當的角色更多的是聚焦在平臺和渠道,華誼兄弟來負責平臺運營管理以及引進內容提供商,制定營銷策劃。2019年開始,中國電信在影視傳媒方面的開發和經營更多的是下放給擁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視頻播放全牌照的子公司新國脈數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來操作。對其的定位是:中國電信內容版權運營中心,是中國電信旗下唯一的互聯網數字內容運營平臺。旗下的子公司天翼文化聯合出品了《大浦東》《頭號嫌疑人》《云游志異》《奔騰年代》等影視劇。在IP的開發和授權運營方面,與影視公司聯合開發網絡大電影項目,打造影視IP。其中不乏有《鎮魔司2》《芯靈追兇》等。
公益方面,緊貼電信反詐,在2021和2023年分別推出《愛的連接》和續集《愛的連接2》兩部微電影,通過聚焦當下空巢老人的心態和當今網絡安全現狀,深刻剖析了空巢老人因內心孤寂而極易上當受騙的問題;在慢性病的宣傳關懷方面,2023年電信專門拍了一部針對阿爾茲海默癥的賀歲公益微電影——《時光的模樣》。其中《云端相會,有你就是最好的團聚》和《聽老鄉說小康:陽朔網紅漁夫老爹的5G幸福生活》還獲得了第三屆中央企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微視頻)優秀作品。
憑借電信眾多細分行業的子公司,筑起的“人海戰術”打造了一個集版權,內容、出品、發行、平臺閉環的影視生態體系,滿足用戶多樣化的新型文化消費需求。但是根據新國脈數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公開的年報,公司在2022年減少了電影和電視劇的出品或發行,唯獨自制出品中國電信“5G 海上云歌會”, 相較而言,顯然有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年報還表明公司的定位:在網絡文化領域強監管的背景下,傳媒行業必須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通過多年的積累沉淀,公司發揮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優勢,對政策研判、內容把控、價值觀導向具備與生俱來的敏感性,確保發展方向不偏離,努力成為傳媒領域的排頭兵和主力軍。關于其市場表現,無論是與通信業同行,亦或是與其它互聯網影視公司相比,新國脈公司均略顯不足。綜合分析近一兩年的出品發行量,公司正逐漸演變為一個穩定輿論和公司形象宣傳的媒體窗口。此外,據年報披露,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11億元,同比減少2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億元,同比減虧4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35億元,同比減虧62%。不管是收入還是利潤都呈下滑的趨勢,公司未來需要聚焦內容上的改革和創新,定位也要緊貼市場。但是電信的國企作風偏濃,恐怕受限于政策,整體的風格都不會太激進。
在2013年,中國移動已經拿到《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最先是以中國移動手機視頻基地與大家會面,并與廣大影視制作公司、版權公司合作,主打一個購買版權的電影播放平臺,在2015年升級為咪咕視訊科技有限公司,格局上也有一個大的突破,集影視內容制作、發行、營銷和院線運營于一體,致力于打造全產業鏈的影視生態圈。電視方面:2022年,與華策影視聯合出品國內首部5G電視劇《我們這十年之未來已來》單元;2023年年初作為聯合出品人,出品了咪咕首部科幻題材的電視劇《三體》,點播量達6億,同年為了紀念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出品了《歡迎來到麥樂村》累計播放量達3億,接下來出品的古裝玄幻新武俠IP《水龍吟》也于2023年的12月2號開機拍攝。電影方面:從2016年開始,咪咕視訊開始進軍電影領域,《龍拳小子》成為咪咕視頻作為聯合出品人的開山之作。近年來,合作的方式也層出不窮,以聯合出品、合作制作、聯合宣傳等多種形式呈現了《紅海行動》《小豬佩奇過大年》《啥是佩奇》《我和我的祖國》《緊急救援》《中國乒乓》等題材多樣和高票房的電影。最近更是作為電影《749局》的聯合出品人之一,率先為主角“馬山”發布“馬山數智人”這一虛擬形象,探索助力數字化電影產業推進。除了商業電影的開發,在紀錄片領域也有涉足,出品國內首部8K生態人文紀錄片《萬物之生》和《萬物之生第二季》。
回首咪咕視訊的發展,依靠中國移動這棵大樹,在市場上大撒金錢購買體育版權,對抗“愛騰優”的壟斷,所以成立之初曾一度被冠上“跨執子弟”的標簽,類似打法的,上一個叫樂視視頻。有了前車之鑒,咪咕視訊雖然在內容的多樣性上不斷的推陳出新,但是除了體育版權這一護城河,最能“吸睛”的各種網綜,電視劇、電影既不能保持穩定的輸出,也不能在短時間內彌補差距。咋看擁有元宇宙和5G,千兆寬帶等助力數字化電影的技術,但對于普羅大眾來說,更多也只是一種營銷的噱頭。觀眾更在意是否好看,而好不好看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判斷,作為內容的提供方,首先要有量的保證,才能升華到質的飛躍。面對前有“愛騰優”后有“芒果TV”、電信和聯通的夾擊,在內容和題材的發掘可以更大膽一些,用更加開放的視野和格局接納更多的內容。
運營商的管道資源,算力資源,資金,政企資源可以讓他們在影視傳媒行業的跨級上擁有一個高端局。第一,當下移動互聯網滲透率尤其高,想要搶占這塊市場份額,內容的制作和發行上一定會消耗大量的IDC數據機房,而這些費用都不亞于版權費用和制作費。君不見“愛騰優”背靠都是BAT這些互聯網巨頭,但是作為運營商來說,在IDC 數據機房這方面就有先天的優勢,可以說得上是自產自銷,甚至免除一眾影視子公司的這筆費用,實質性地為其提供充裕的資金支持;第二,得益于5G、云網和千兆寬帶的普及所帶來的AI算力提高,可以為影視拍攝的后期制作中大開綠燈,確保后期制作在一個高速的,暢通無阻的無線環境中完成,盡顯運營商的管道優勢;第三,運營商的國資委背景更容易撬動各種文藝從業資源,讓電影能從前期的籌備、拍攝到上映更加順利,必將會是一個靠譜的出品人或者聯合出品人。
128年前的冬天,盧米埃爾兄弟在法國巴黎的地下室締造一段流傳至今的光與影傳奇,或許他們沒有想到在128年后的今天,電信運營商在這場影視傳媒的角力中下場喊action,利用5G、千兆寬帶、AI等技術成就這場光與影,文化與科技,視野與傳播相互成就的佳話。影視拍攝中,Action意味著開始,咔,代表結束,運營商正在對歷史喊咔,讓這股工業文明之火推陳出新的一直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