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作為人們的生活空間和社會單元,承載著人們的基本需求和期望,但傳統的社區管理和服務方式已經難以滿足人們對于高效、便捷、智慧的生活方式的追求。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數字化賦能各行各業,智慧社區也因此應運而生,它是指通過利用各種智能技術和方式,整合社區現有的各類服務資源,為社區群眾提供政務、商務、娛樂、教育、醫護及生活互助等多種便捷服務的模式。本文主要圍繞“智慧社區”這一主題,淺析行業市場情況、電信運營商部署及未來發展建議。
一、2023年上半年全國智慧社區行業市場簡析
以下內容由賽立信通信研究根據網上公開信息整理的2023年上半年全國智慧社區信息化項目中標情況并對數據進行簡析,供讀者參閱。
整體中標情況來看,2023年上半年,梳理全國智慧社區行業中標項目信息300余條,總中標金額約17.93億元;2022年同期中標項目約200余條,總中標金額約11.11億元,市場增幅明顯。
中標單位分類來看,2023年上半年,運營商中標金額約10.74億,占比60%,較2022年同期增幅約82%;其他廠商中標金額約7.19億,占比40%,較2022年同期增幅約38%。
圖1:2023年上半年全國智慧社區行業中標金額占比(億元)
來源:公開信息監測,賽立信通信研究部整理
中標金額來看,2023年上半年,千萬元級以上項目共有38個,其中億級項目有2個,中標單位分別是移動和聯通,具體項目如下:
表1:2023年上半年全國智慧社區行業億級中標項目
中標項目名稱 |
中標金額 |
中標單位 |
萬柏林智慧社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EPC總承包(不分標段)中標項目 |
1.09 |
中移系統集成有限公司/山西省安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裕安區城市基層綜合治理智慧社區項目 |
1.07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 |
來源:公開信息監測,賽立信通信研究部整理
市場預測情況來看,市場研究公司ResearchAndMarkets認為未來幾年全球智慧社區市場將持續向前發展,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65萬億美元。
小結:后疫情時代,智慧社區市場需求形勢向好,行業規模穩步增長。隨著城市數字化轉型不斷加快,智慧社區將成為智慧城市的建設熱點,除了頭部廠商的積極布局,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也逐漸參與到智慧社區市場,運營商需密切關注智慧社區行業發展動向,緊抓發展機遇。
二、電信運營商在智慧社區領域的部署
1、打造便民智慧平臺,科技賦能社區治理
山東移動臨沂分公司通過整合大數據中心、物業、公安等資源,匯集各類監控攝像頭,在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呂丈坡社區建成智慧社區指揮中心,助力社區治理。據了解,目前沂水已累計建設完成智慧小區超過500個,上線智能監控設備700套,智能門禁系統1500套,智慧社區應用超過29萬人次。
圖2:智繪沂水智慧社區平臺
來源:網上公開資料
老舊小區方面,中國電信江蘇金壇分公司針對金壇區金城鎮街道、物業公司、社區居民等日常需求打造“翼安居”智慧社區平臺,該平臺集社區綜治、智能物聯、物業管理、居民服務等于一體。
2、堅持以人為本,數智賦能未來社區建設
中國聯通在寧波市打造的高新區明珠未來社區成功入選“浙里未來社區在線”應用貫通第一批優秀案例名單。中國聯通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社區特點相結合,聚焦未來鄰里、教育、健康、創業、建筑、交通、低碳、服務、治理九大場景,致力打造主動感知、智能反應、科技賦能的社區環境。
圖3:明珠未來社區智慧服務平臺
來源:網上公開資料
中國聯通整合社區現有運營資源,充分挖掘社區存量空間,結合社區的需求,為社區構建“5分鐘—10分鐘—15分鐘”未來全鏈生活圈。另外,中國聯通從鄰里、教育、健康、服務、治理五大核心場景切入搭建了社區智慧服務平臺,為居民生活添便利。
圖4:中國聯通智慧服務平臺
來源:網上公開資料
3、打造多維防控體系,提升社區防控能力
廣西移動運用5G技術優勢為廣西桂林灌陽縣黃關鎮李官村打造農村智慧新安防系統,該系統攝像監控與村民自建的平安鄉村視頻監控有機連接在一起,讓本村輔警足不出戶就能夠掌控村里的治安情況。
圖5:“云上”察看平安鄉村實景
來源:網上公開資料
中國電信富蘊分公司為庫額爾齊斯鎮文化西路額河社區量身搭建了智慧安防數據平臺,全面形成了全閉環的智能防范模式。中國電信通過搭建智慧社區數據平臺、整合優勢資源,構建了完整的社區智慧管理模式。
4、民有所需,數有所為,運營商致力打造便民生活圈
運營商重點關注客戶多元化的需求,實施服務本地化的策略,積極推動新一代數字化賦能的社區新生態場景建設。
中國聯通圍繞“渠道+終端+平臺”形式賦能社區生活圈,針對快遞驛站、超市、沿街門店等人流量密集處,建立社區引流服務站——“聯通小店”。在營銷服務方面,聯通小店不僅提供日常購物,還提供WIFI檢測、話費繳納、網速升級、寬帶安裝等各種增值服務,還可以根據用戶畫像向小區及周邊的居民投放專屬感興趣的內容,實現精準營銷,為廣大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優質的服務。
圖6:聯通小店
來源:網上公開資料
中國移動以“連接+應用+權益”融合運營為主,聚焦福建省民生、文旅、海洋、康養、硬件五大行業,通過“1+X”運營矩陣,推出數智生活平臺——“福小圈”,催生線上線下一體聯動的本地“一公里生活圈”新生態。
中國電信借助智慧社區到家服務站,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實現家庭與社區服務一體化聯動;針對老年人群體,提供“智慧站”便民輔導工作,打造“愛心翼站”。
三、運營商未來發展建議
緊跟政策導向:2023年7月,商務部等13部門研究制定的《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對外發布。計劃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全面推開,推動多種類型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運營商可以借助“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理念,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將社區服務延伸到“家門口”,讓居民享受到更加便利、貼心的服務。
強化創新能力:運營商要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社區資源協同,以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為切入點創新云網、終端、平臺、應用等各個環節,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服務。
優化數字化體驗:聚焦社區,盯準居民切身需求,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發展智慧商店、共享書店、智能快件箱等新業態,提供現場交互、無接觸交易、智能結算、自助售賣等服務。
深化合作伙伴關系:創新建設模式,形成多元機制,運營商需持續與政府、物業、社區居民等多方合作,共同參與智慧社區的規劃、建設、運營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