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宣恩縣在政務服務數字化進程中邁出關鍵一步,全省首個縣級政務服務“數字人”正式于“宣恩政務服務”公眾號亮相,同期上線的還有基于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智能助手,為當地企業與群眾獲取政務服務信息架起便捷“橋梁”。開年以來,多地掀起“AI+”大潮,國內多個城市將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入政務服務中,推動政務服務向智能化、協同化方向發展。
政務服務智能化轉型成為共識
政務服務關乎國家治理效能,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將“政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作為到2025年數字中國建設的目標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AI正不斷重塑政府服務格局。從深圳的AI政務助手“深小 i”到杭州西湖區的“西小服”,再到江蘇的企業“一鍵”完成執照審批等等,AI技術掀起的“智慧風暴”席卷政務領域,不僅有助于提高政務服務效率、節約資源,也能進一步推動服務的更加規范化、標準化。
隨著“人機協同”不斷深化,以大模型為底座的智能政務系統將成為政務服務的新底座。
數字產品助推政務服務提高效率
AI在政務領域的應用并非一時興起,而是數字化浪潮下的持續演進。伴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融合創新,為政府治理服務提供了新手段,數字政府建設不斷提速。
在合肥市包河區的大圩鎮,中國電信合肥分公司打造的“智慧大腦”數字鄉村平臺,將大數據與決策地圖進行有機整合,以直觀的圖表形式全面展示鄉村的綜合數據信息,實現鄉村治理可視化、數字化、智能化。
仙桃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聯合中國電信日前完成了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一體化政務服務-智能問答、人工智能+政府網站問答助手、人工智能+大廳窗口實時預警系統等九個智能場景的應用構建政務服務新范式;在霍爾果斯市,在天翼云和中國電信伊犁分公司的賦能下,完成了全疆首個口岸城市DeepSeek大模型的部署,成功實現政策服務“一鍵智達”、審批申報“秒級響應”、企業訴求“精準分辦”。
AI數字人推動政務服務更有溫度
數字人是AI技術與數字內容深度融合的代表性成果,具備自然語言理解、情感交互、多模態識別等能力,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具親和力和沉浸感的服務體驗。在政務領域,AI數字人正逐漸成為公共服務的“新窗口”。
在廣西崇左,由中國電信打造的“曉瑩”數字人助手身穿壯錦,全天候為群眾提供政務民生服務解答,已成為當地智慧政務形象代表;在江西南昌,數字人“AI公務員”入駐政務微信公眾號,讓高頻政務事項實現“秒級響應”。武漢依托中國電信自主研發的“四位一體”技術架構——國產GPU加速服務器提供算力底座、智算MaaS服務構建彈性平臺、伏羲智數大模型實現認知決策、政務服務知識庫完成場景適配,完成政務熱線處理的全方位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