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電信研究院、中國電信上海公司聯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行業首次完成對稱速率50G-PON與窄頻EPON(上行波長收窄為1290nm-1330nm)、10G-EPON三代波分共存能力的實驗室系統級驗證。結果表明,對稱速率50G-PON、10G-EPON、窄頻EPON三代PON系統可支持在同一個ODN中工作,其中50G-PON通道的上行方向具備25G/50G雙速率接收能力,且光功率預算達到32dB,滿足ITU-T 在G.9804.3和G.9805國際標準中所規定的Class N1等級(29dB)的指標要求,為現網商用部署提供更多光功率預算余量;測試驗證了窄頻EPON、10G-EPON和50G-PON共5類終端可同時上線,相關業務功能和性能滿足商用要求,其中50G-PON通道具備>40Gb/s大帶寬及<80μs平均時延特性,適應未來業務云化的發展需求。
工信部于2025年初開展萬兆光網試點工作,50G-PON技術是萬兆光網的關鍵使能技術。EPON區域升級基于50G-PON的萬兆光網,面臨大規模傳統EPON終端的上行波長(1260nm-1360nm)和50G-PON上下行波長沖突的關鍵問題。中國電信首次在業界提出多模光模塊(MPM)的窄頻EPON三代波分共存方案,已形成國際標準。本次驗證的窄頻EPON三代波分共存技術,可利用現網冗余光纖,采取ODN薄覆蓋工程方案實現EPON區域萬兆接入能力升級。為此,中國電信研究院、中國電信上海公司與華為公司開展聯合攻關,完成實驗室中對稱速率50G-PON與窄頻EPON、10G-EPON三代波分共存技術的物理層能力測試驗證,組網示意圖如圖1所示,測試結果顯示:
1、窄頻EPON、對稱和非對稱10G-EPON、對稱和非對稱50G-PON共5類ONU終端在同一個ODN中上線并正常運行。
2、上下行光功率預算能力均超32dB,滿足現網N1ODN功率預算要求,并提供了較多余量:下行方向50G通道OLT發送功率及ONU接收靈敏度分別為11.9dBm和-25.6dBm;上行方向50G通道支持25G/50G雙速率共存工作,其中25G速率對應的ONU發送功率及OLT接收靈敏度分別是8.5dBm和-29.7dBm,50G速率對應的ONU發送功率及OLT接收靈敏度分別是8.8dBm和-26.5dBm。另外,背靠背及20公里傳纖后的光眼圖指標,均滿足ITU-T G.9804.3中相應的光接口指標要求。
3、50G-PON通道可以提供>40Gb/s業務層帶寬,并在綜合組網條件下實現上行平均時延<80μs、下行平均時延<40μs。
圖1基于多模光模塊(MPM)的窄頻EPON/10G-EPON/50G-PON三代波分共存方案架構圖
圖2基于MPM方案的窄頻EPON/10G-EPON/50G-PON三代波分共存OLT設備及光模塊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積極響應上海市政府雙萬兆發展和工信部萬兆光網試點工作要求,先期采用50G-PON與窄頻EPON、10G-EPON三代波分共存技術,利用現網冗余光纖和ODN薄覆蓋工程方案,已商用建設了26個萬兆示范小區,開通萬兆寬帶用戶,打造全球萬兆光網領先品牌。
未來,中國電信研究院、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將繼續攜手產業界合作伙伴,試點驗證不同業務場景下規模商用所需的關鍵技術和工程能力,推進產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