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在江西南昌舉辦的2025下一代光網絡技術策源與發展研討會上,中國電信研究院正式發布了《AI驅動光接入網技術白皮書》和《AI驅動光傳送網技術白皮書》。這兩份白皮書系統闡述了AI技術在光接入網與光傳送網領域的技術框架與應用路徑,標志著中國電信研究院在光網絡智能化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AI驅動光接入網技術白皮書》聚焦AI技術與光接入網的深度融合,推動光接入網從傳統網絡連接向高度智能和主動服務意識的“算網智一體化”基礎設施轉型。通過多智能體跨層協同,支持智能決策全面滲透,實現鏈路能力靈活彈性,推動服務自動化。在應用層,不僅保障用戶體驗的同時實現系統級動態節能 40% ,還催生新業務創新,如FTTR 內生 AI結合3D光感知可精準識別6米以上范圍內老人跌倒并及時告警。在鏈路層,AI 驅動的WiFi調優使吞吐量顯著提升 20%,重點業務時延從 120ms 減少至 50ms。研發彈性智聯網絡,支持用戶自助分鐘級開通、鏈路自動拆建、帶寬按需可調、及端到端保障等技術特性,精準適配樣本入算等新興場景。
《AI驅動光傳送網技術白皮書》基于“三層原生光智能”架構,融合數字孿生、通感一體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全面賦能光傳送網規劃、建設、運維、優化和運營的全生命周期。在網絡智能層,光纖狀態監測的定位精度突破10米,準確率超90%;基于智能網元的毫秒級性能采樣和內置AI模型實現分鐘級定位故障,準確率超90%。運營智能層中,“網絡大模型+專業小模型”的協同機制實現了分鐘級故障處置,光網絡性能評估誤差小于0.5dB,業務恢復成功率提升至90%以上。業務智能層則實現了業務流量智能化預測精度達90%,基于50ms WSON技術和分鐘級波長動態拆建技術,智算中心可實現毫秒級業務重路由,資源調度靈活性顯著增強。
白皮書展示了中國電信研究院在推進光網絡智能化方面的最新進展,這不僅為中國電信自身發展提供了新動能,也為全球通信基礎設施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實踐范本。
未來,中國電信研究院將進一步深化AI與光網絡的融合創新,提升全域協同智能能力,通過強化跨層級智能決策、動態資源調度與多場景自適應優化,構建覆蓋“規-建-維-優-營”全生命周期的自智化體系。同時,中國電信研究院將聯合全球產業鏈伙伴,共同構建開放協同的產業生態,助力光網絡向完全智能的方向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