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4月15日消息(九九)什么是 6G,哪年可以商用?6G 對于普通用戶意味著什么?有哪些場景 5G 做不了、需要用 6G 來做?6G頻段、覆蓋、成本的考慮?
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由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紫金山實驗室主辦的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在南京召開。在12日舉辦的大會閉幕式暨6G產業生態專場活動上,中國移動研究院未來研究院院長邵春菊提出6G發展需要回答的幾個基本問題。
邵春菊指出,每一代通信技術基礎設施的升級都面臨著千億級的投入,這樣的投入是不是能帶來相應的產出?這是運營商和產業最為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6G的發展要想成功,商業閉環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開放眾創新生態的“四共特征”
當前正處于6G集中攻關的關鍵階段,為了實現6G的商業閉環,需要圍繞“四共”加強產業全方面協同,即需求共育、技術共研、標準共治、生態共創。
需求共育方面,6G不再局限于發現需求、滿足需求,更注重創造和引領需求。與5G相比,它將支撐更為復雜多樣的創新應用場景,例如智能終端、具身智能、數智人、全息通信等領域,這些場景對算力、數據采集存儲以及AI服務質量都提出更高要求。
技術共研方面,6G的本質是融合通信、感知、計算與智能(通感算智),構建“XaaS(一切皆服務)”的網絡體系。通過統一技術語言、注重性價比與體系化設計,可以避免“唯技術論”,實現多維能力的體系化整合。
標準共治方面,中國移動致力于推動全球統一的6G標準,盡管目前6G網絡發展路徑存在差異,但全球標準化工作已進入實質階段,需要盡快收斂選項,把握好時間節奏,確保首個國際標準的科學性和前瞻性。
產業共創方面,旨在實現6G技術與應用的雙向奔赴,以場景驅動為牽引,培育面向未來的應用生態,同步推進技術研究與產業化落地。
打造6G開放眾創試驗平臺是推動6G發展的關鍵
邵春菊介紹,為加快6G從技術創新到產業應用的價值閉環,中國移動積極攜手各方打造6G開放眾創試驗平臺。該平臺提供開放化、場景化的基礎設施環境,貫通6G創新全鏈條,支持技術應用協同。
6G開放試驗平臺采取“三位一體”的架構,即6G仿真平臺、6G原型系統和6G試驗網相互協作,加速了6G移動信息網絡系統創新。在開放思路上,平臺通過多維開放、多元眾創,實現關鍵技術驗證、場景化測試驗證等功能,對接各類業務應用,提供通感算智服務能力,進而加速6G技術創新到產業應用的價值閉環。
邵春菊進一步介紹,目前6G開放試驗平臺已取得顯著研發進展,發布業界首個6G通感算智融合技術平臺,完成多項關鍵技術能力測試驗證,并獲得業界廣泛認可,入選央企科技成果應用拓展工程首批項目,成為國資委認定的重大成果。
展望未來,6G產業發展離不開各方的聚勢謀遠、協同創新。邵春菊表示,中國移動倡導眾籌眾創,希望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攻克技術難題,拓展應用場景,推動6G產業的繁榮發展,實現共贏未來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