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4月11日消息(南山)在昨日開幕的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上,中國聯通副總經理郝立謙發表主題演講,暢談了中國聯通的5G實踐與6G布局思考。
郝立謙介紹,中國聯通深化與中國電信的共建共享模式創新,秉持以建促用、建用并舉的發展思路,累計開通5G基站219萬站,著力推動5G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場萬景。累計打造超4萬個5G應用商業化項目、超6000家5G工廠,服務超1.5萬家5G專網客戶,覆蓋80個國民經濟的大類,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跑出5G發展的“加速度”。
以江蘇為例,中國聯通累計開通5G基站11萬站,并從通感一體大帶寬業務、RedCap升級等方面,全方位啟航5G-A,不斷推動產業升級,賦能數字經濟發展。其中在長江南京段,建成首個5G低空智聯網,實現了長江航道的低空覆蓋,支撐江蘇海事局構建新型智慧立體巡航體系;在蘇州,通過協助華興源創搭建5G專網,建成了5G超級數字工廠。
中國聯通將加快5G-A產業向新發展,重點推進通感一體、天地一體、通智一體三大能力演進創新,推進通信感知的融合,服務低空經濟發展,持續布局手機直連衛星技術,形成高低協同天地一體的網絡新格局。加快推進5G與AI融合,實現網絡自治、網絡復制,筑牢網絡極致的服務能力。
面向未來6G時代,中國聯通提前布局6G研究和應用驗證,并取得了很多成果。郝立謙指出,中國聯通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從建設模式創新、運營模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三個方面,進一步思考6G的建網、管網和用網策略,引領6G發展的新模態。
一是建設模式的創新,構建6G新型網絡。中國聯通將持續在共建共享方面進行探索和模式創新,從兩家運營商網絡共享為主,向多家運營商共享發展。從地面網絡共享向星地融合網絡共享擴展,從單純的通信能力共享向通感融合能力共享演進。同時,正視6G差異化的應用場景和業務需求,建議采用“1+N”的網絡架構體系和標準體系,即一張基本網的統一標準,加N張專用網的標準,為垂直行業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在頻譜方面,考慮高中低多頻協同,滿足多場景的技術發展目標。
二是運營模式的創新,打造6G智能網絡。持續推進6G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以AI提升網絡運營能力,拓展網絡服務邊界。深化可信共享模式創新,打造基于區塊鏈的可信共享數據資源空間,并依托一體化運營服務的核心優勢,打造聯通數字孿生網絡。通過對全網用戶、業務、產品、網元資源等全要素的數字化,構建與物聯網絡實體精準映射、動態交互的數字孿生體,實現全網、全客戶、全場景的智慧運營,助力高質量發展。
三是商業模式的創新,重構6G產業版圖。以傳統產業助新智,戰新產業新藍海、能力開放新生態,共同驅動商業模式創新。一方面,通過邊緣AI推理加觸覺反饋等技術,幫助傳統產業實現能力突破,釋放存量市場的第二增長曲線。另一方面,通過超高可靠性加車路云協同、多元融合感知加全域覆蓋,空天地海組網,加手機直連衛星,催生萬億級的新市場。
“通信破界拓新土、千行聚勢新智聯。”郝立謙總結,在6G技術演進過程中,中國聯通將通過各種技術體制的融合創新,使得6G網絡更加穩定和便捷,實現物理世界和網絡世界的靈活交互。“我們倡導加強通信行業與各行業的合作,移動通信更要主動擁抱行業,推動行業客戶深度參與到6G技術與標準制定中,實現全行業6G技術的大合唱,早日開啟6G智能互聯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