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0月31日消息(劉定洲)5G正在全球掀起商用浪潮。來自GSA的最新報告顯示,截止2019年10月,全球已有62家運營商在其網絡中部署了3GPP標準的5G技術。其中,46家運營商已經推出了3GPP標準的5G服務。
四大設備供應商之一的中興通訊在5G初期表現出色。其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指出,截至2019年9月底,中興通訊全面參與中國5G網絡規模部署,在全球獲得35個5G商用合同,與全球60多家運營商展開5G深度合作。
對于業界公認單體最大的國內5G市場,中興通訊顯然會高度重視,穩固和提升其在4G時代前二地位。在2019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前夕,中興通訊副總裁劉金龍在中興北研所接受C114等媒體采訪,對中興通訊在國內5G市場的進展和前景進行了解讀。
端到端5G優勢有多大
此前據C114了解,從核心網到承載網、無線接入網到終端,全球范圍內僅有兩家能夠提供5G端到端解決方案的廠商,中興通訊就是其中之一。如今5G已經在全球范圍內陸續開啟商用,中國市場也于6月6日發放了5G牌照,10月31日三大運營商同步發布5G套餐。那么,5G端到端能力有哪些優勢?
劉金龍認為,這首先是綜合實力的體現,顯示出中興通訊在5G領域產品與解決方案的全面性,因而能夠與三大運營商開啟合作,提供他們所需的各類5G產品,支撐5G試驗網建設和后續商用推進。
中興通訊的5G端到端能力,包括了核心芯片層面。劉金龍強調,無線基帶芯片、中頻芯片均采取自研,基于先進的7nm工藝開發,有效提升了產品在性能、功耗方面的表現,從而拉開與競爭對手方案能力的差距。目前,中興通訊正在預研超前的5nm工藝。
而核心芯片的自研,也幫助中興通訊提升了產品的商用和交付能力。“中國在5G領域已經處于全球引領的位置。從產品、技術、商用化上,中興通訊作為國內處于第一陣營的5G設備供應商,準備充分。我們順利完成交付了中國移動第一批基站需求,并率先完成中國電信一期&一期增補5G基站交付。”劉金龍表示。
相比RAN,在5G承載SPN領域,各家供應商的能力落差更加明顯。據介紹,中興通訊承建的上海移動5G承載網,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商用SPN網絡,目前已完成超過5000個物理網元的開通,業務承載能力較上一代PTN技術提升至少10倍以上,并且支持FlexE、SR、超高精度時間同步等多項5G承載所必須的新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端到端5G解決方案,源自于中興通訊對自主研發的強力投入。中興通訊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穩定在10%以上,其中2018年研發投入占比為12.8%。中興通訊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研發投入達93.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高達14.6%。
5G時代如何占據更好身位
據C114了解,中興通訊是國內電信市場最重要的設備供應商之一,過去幾代移動通信技術演進的過程中,市場份額穩定增長,在4G時代已經位居前二。5G毫無疑問會帶來新的沖擊,中興通訊將如何穩居已有份額,占據更好身位?
首先是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中國5G牌照發放對5G商用的推動是顯而易見的,運營商拿到牌照后的商用部署也非常快速有序,背后離不開中興通訊等供應商在產品技術方案上的準備充分,除了提供5G端到端解決方案,中興通訊還在規劃、交付、優化,以及人員素質、工程能力上提供全面保障,完全能夠滿足5G商用部署的需求。“大家有空可以去我們承建的5G網絡上測個速,會有更直觀的感受。” 劉金龍介紹。
其次,中興通訊在4G時代的前二份額,使其在5G商用初期擁有很好的基本盤。同時各家供應商份額會受到發貨能力、開通能力等因素影響,劉金龍表示,隨著建設規模擴大,中興通訊有信心通過更好地滿足運營商的商用部署,拿到更大的份額。
最后,相比4G,5G是面向千行百業的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中興通訊積極進軍行業市場,已有超過300家行業合作伙伴,合作對象包括三一重工、新華社、一汽集團、廣汽集團、許繼電氣等多家國內行業龍頭,深入到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無人機、VR/AR等領域。“工信部第二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剛公布成果,我們有22個項目獲得了獎項,這是非常好的成績。”劉金龍透露。
“中興通訊在國內市場已有很好的份額,但我們堅信憑借產品技術實力,能夠在5G時代進一步提升在國內的市場地位,不論采取哪種制式。明年SA商用后會帶來更多想象空間,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劉金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