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4月25日消息(水易)近日,在2025年云網智聯大會上,中國電信研究院副院長傅志仁表示,AI無處不在,加速云網向AI原生演進,中國電信將AI發展作為事關全局性、戰略性、根本性問題,推動“云網融合”向以AIDC為核心的云網融合3.0新階段演進。
傅志仁介紹,云網融合3.0特別強調AI for Network、Network For AI,最后的方向是 AI-Native Cloud Network,即智能云網,推動中心智能和邊緣智能協同,網絡具備自主決策、自主優化、自主演進能力,提升運維效率。想要實現云網融合3.0需要5大底座。
底座一是新型高速網絡,強調“網是基礎、云為核心”,通過新型城域網實現固移融合、多業務統一承載。底座二是AI for Network,在規建維優營方面發揮作用,邁向L4級高階自治。底座三是Network For AI,實現更大規模、超高性能節點互聯。底座四是RISC-V新算力,例如面向視頻場景,打造業界首個基于RISC-V的專用硬件產品。底座五是靈活調度,打造一體化算力服務平臺和運營體系——息壤。
傅志仁強調,AI時代,為提升算力供給能力,核心就是打造息壤,實現算網調度一體化、技術架構一體化、訓練推理一體化、資源管理一體化。能夠面向萬億參數基礎大模型訓練場景構建行業領先的萬卡解決方案,面向行業大模型訓推場景提供一站式智算服務。據了解,目前息壤已接入50家算力合作伙伴,自有和接入的智能算力合計達到62EFLOPS。
“算力沒法被調度,也沒法跑路,唯一能跑的是數據,數據送到算力所在的地方去算,我們可以調度的是任務�!备抵救时硎�,為此,中國電信創新IP業務網架構以及IPv6+協議,面向數據入算/入云、算間/云間互聯、數據流通等場景,研發算力快線產品,提供普惠互聯、彈性帶寬、安全可信的海量數據傳輸服務,構建面向一體化算力網絡的網絡運力服務,目前已實現應用推廣。
另外,面向異構算力,需要構建一個生態,目前全球計算聯盟(GCC)已經成立異構算力協同專項組,推動標準的制定、性能的評測和驗證、應用示范等。“希望能夠構建一個統一計算,統一通訊和統一調度的算力協同生態體系�!�
面對模型應用逐步從訓練走向推理,智能算力需求中推理類任務占比逐漸提升。業界預計2025年推理占中國AI服務器工作負載的60.8%,中國電信正聯合產業界積極探索分離式推理加速以助力節省成本提高利用率。
“最后的核心還是要有應用�!备抵救时硎�,中國電信積極推進端云AI模型同源,提升端側模型部署的效率,助力復雜業務場景下端云之間的高效協同,由傳統的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最后進化到服務找服務的AI超級智能體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