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5月15日消息(九九)今日,CIOE中國光博會與C114聯合舉辦“2025中國光通信高質量發展論壇”線上研討會——“50G PON:開啟萬兆光網商用浪潮”專場,多位行業資深專家就50GPON最新進展、技術演進路徑和應用場景等話題進行深入了探討。
會上,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接入與家庭網絡研究室主任李俊瑋發表題為《50G PON日趨成熟,筑基萬兆啟航》的演講。李俊瑋表示,當前50G PON國際標準體系已完成,技術產業也取得了長足進展,中國移動提出六大關鍵技術推動50G PON發展。綜合各種業務技術及生態的發展成熟度,以極速云存儲、極速云交互、泛3D顯示、泛園區接入等為代表的萬兆業務將率先發展,并逐步向教育、醫療、工業等領域滲透。總的來看,將分三個階段逐步推進萬兆業務發展。
50G PON六大關鍵技術
李俊瑋介紹,中國移動優選GPON技術路線建設光接入網,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GPON和10G GPON網絡。萬兆時代,10G GPON和10G EPON統一演進到50G PON技術,技術和產業鏈實現統一。2023年12月ITU-T SG15全會通過G.9804.3 Amd.2,標志著50G PON國際標準體系已基本完成。
李俊瑋指出,在產業化階段,50G PON作為下一代光接入網系統面臨諸多技術挑戰,主要包括C+等級功率預算、多代共存、低時延與切片功能、以及FTTR原生管控能力,需采用多項全新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圍繞上述訴求,中國移動提出六大關鍵技術推動50G PON發展。
一是多代共存技術。50G PON上行方向選用窄帶第三波長,支持三代同PON口共存,滿足平滑演進需求。終端側選用多種設備形態,根據業務及場景需求靈活部署,按需匹配局端制式。
二是“三代五模”局端高功率預算收發。50G PON相比10G PON線路速率提升5倍,滿足C+等級32dB功率預算挑戰較大;隨著近幾年技術產業不斷成熟,部分廠家非對稱/對稱系統局端功率預算性能基本滿足C+等級標準要求。
三是Combo終端高功率預算。考慮到終端設備對成本敏感,可根據不同業務場景需求,兼容10G PON和50G PON局端設備;當前50GPONCombo終端設備主要面臨DML發光功率和低損耗合分波器件性能挑戰,后續需要滿足對稱系統C+等級功率預算要求。
四是50G PON系統技術。支持單幀多突發低時延功能,當前受限于芯片性能,突發數目暫不滿足商用要求,且突發開銷還需進一步壓縮;支持SFP封裝的小型化“三代五模”光模塊,滿足線卡16端口密度,支持業務平滑升級;支持靜態+動態節能,控制整機系統能耗增加,大幅降低單比特能耗。
五是50G PON+FTTR協同需求。隨著千兆寬帶用戶的高速增長,千兆用戶對千兆體驗保障需求更加明確,傳統FTTH方式在提速到千兆后面臨體驗挑戰。中國移動面向基于規模的價值經營,面向業務可提供端到端千兆體驗保障,集中管控、光+Wi-Fi聯動實現千兆覆蓋。
六是50G PON+FTTR集中化管控架構。面向萬兆無縫覆蓋體驗,中國移動構建FTTR+PON端到端集中化管控架構和技術體系:基于兩大平臺實現FTTR+PON集約化統一管控;光+WLAN協同、兩級DBA協同實現FTTR域內+域間提升超千兆Wi-Fi體驗保障。
“三階段”推進萬兆多場景全業務發展
“針對萬兆,綜合各種業務技術及生態的發展成熟度,總體將分為‘三階段’推進萬兆網業協同發展。”李俊瑋介紹,第一個階段是家庭+泛園區的萬兆開啟,第二個階段是家庭+泛園區的萬兆普及,第三個階段是行業+感知的萬兆滲透。
李俊瑋強調,50G PON需兼容現網ODN和已部署PON系統,支持C+ 32dB功率預算,滿足萬兆光網平滑演進需求。50G PON局端歸一化兼容50G PON非對稱/對稱終端并支持GPON/XG(S)-PON/50G PON三代共存,滿足終端按需靈活部署能力;50G PON終端支持中國移動創新提出的Combo方案,匹配網業端協同發展。
當前,中國移動已經先后在雄安、南京、東莞等多省現網環境下,完成面向ToB/ToH/ToC多業務、全場景綜合承載的“三代五模”全速率融合50G PON現網應用示范。進入2025年,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萬兆光網試點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指導下,中國移動規劃探索了多類萬兆應用場景,將通過“以試促用”解決萬兆光網落地應用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演講的最后,李俊瑋總結說,50G PON+FTTR是開啟固網寬帶萬兆周期的代際技術,中國移動將積極推進萬兆多場景全業務拓展,通過多模融合等技術創新,支撐網業協同發展助力千兆普及與萬兆試點,引導萬兆光網從技術試點逐步走向部署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