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4月18日消息 昨日,工信部發布通知稱,為發揮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優勢,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和規模化應用,促進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重要支撐,現組織開展2025年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活動。
本次“百城千園行”活動包括政策進園區、設施進園區、技術進園區、標準進園區、應用進園區、企業進園區、服務進園區,包括但不限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各級園區,以及先進制造業集群、創新型產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活動應結合高標準數字園區、“人工智能+”行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5G工廠“百千萬”行動等相關工作,開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規模化推廣,加快園區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以下為通知全文: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活動的通知
工信廳信管函〔2025〕14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通信管理局,相關行業協會,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發揮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優勢,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和規模化應用,促進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重要支撐,現組織開展2025年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活動(以下簡稱“百城千園行”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擁抱人工智能 加速工賦園區
二、活動內容
本次“百城千園行”活動包括政策進園區、設施進園區、技術進園區、標準進園區、應用進園區、企業進園區、服務進園區,包括但不限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各級園區,以及先進制造業集群、創新型產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活動應結合高標準數字園區、“人工智能+”行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5G工廠“百千萬”行動等相關工作,開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規模化推廣,加快園區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一)政策進園區。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通信管理局組織相關產業組織、研究機構、行業專家等對國家和本地工業互聯網相關政策開展宣貫工作,推廣普及政策體系,對“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升級版、標識“貫通”行動計劃、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等相關文件進行解讀,引導園區企業了解財政資金、產業基金等對工業互聯網的支持政策。推動各地出臺配套支持政策,將工業互聯網納入新建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的建設要求。
(二)設施進園區。推動企業利用5G、時間敏感網絡、工業光網、IPv6等新型網絡技術進行網絡優化升級。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建設標識解析節點,引導園區企業普遍接入標識解析體系,通過標識深挖數據價值,促進企業間高效協同。鼓勵園區結合產業特點和實際需求,推動園區工業設備和業務系統上云上平臺。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安全分類分級管理,引導園區企業接入國家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引導園區開展智算中心布局,加快工業智算基地建設,鼓勵園區積極引入外部智算資源,深化端邊云算力動態協同,滿足各類業務算力需求。
(三)技術進園區。引導園區企業加快5G/5G-A、時間敏感網絡、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光網、信息模型、開放自動化、邊緣計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應用。加強關鍵技術產品攻關成果的推廣普及,開展工業級5G產品、云化控制系統、工業軟件、工業操作系統、安全設備、具身智能機器人等產品創新應用,同時鼓勵園區、企業開展重點行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促進人工智能與工業互聯網的雙向賦能,鼓勵工業互聯網企業、人工智能企業聯合開展工業智能芯片、行業模型等領域研發,并在園區應用推廣。
(四)標準進園區。開展工業互聯網相關標準體系宣貫,引導園區企業實施工業互聯網相關標準,加快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數據互通、模型開發、行業應用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在園區的落地普及。鼓勵園區企業、事業單位、研究機構、產業協會等參與園區數字化轉型、智能園區、數字園區、綠色園區等標準研制工作,推動發布園區標準清單。
(五)應用進園區。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深度行活動,設置工業互聯網專題,通過成果路演、現場實操、診斷評估以及線上線下結合等多種形式,推動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企業與園區內制造業企業供需精準對接。實施“鏈網協同”行動,組織編制實施鋼鐵、電子信息、工程機械、電力、船舶、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融合應用指南,梳理行業智能化典型應用場景、人工智能賦能重點行業產業鏈圖譜、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清單等,強化專家、數據、模型、工具等資源供給。
(六)企業進園區。圍繞園區產業定位與發展方向,引導工業企業、信息通信企業、人工智能企業等入駐園區,完善產業生態體系。鼓勵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共享資源、開放場景,提供普惠性數字工具和標準化“小快輕準”產品,帶動中小企業“鏈式”轉型。鼓勵規劃咨詢、設施建設、系統集成、應用服務等各類智能化解決方案供應商企業進園區,為園區大中小企業提供一體化服務。堅持場景牽引、需求導向,鼓勵園區搭建工業互聯網供需資源池,圍繞人工智能應用等發布供需目錄清單。
(七)服務進園區。組織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深入園區,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為園區企業提供專項貸款、融資租賃、產業基金投資、科技保險等多樣化金融產品和服務。鼓勵各地出臺相關政策,對園區開展“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給予資金補貼或獎勵。鼓勵高校、事業單位、行業協會深化產教融合,共建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工業互聯網產業學院,開展學歷教育、培訓講座、實踐實訓、技能認證等,聯合打造園區人才服務體系。
三、組織實施
(一)做好組織協調。活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通信管理局組織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研究所、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中國電子學會、中國通信學會等單位做好支撐實施,并以“百城千園行”作為相關部屬單位工業互聯網相關活動的統一冠名。
(二)做好服務保障。支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石油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互聯網協會等相關行業協會做好本行業、領域活動支撐工作。充分利用工業互聯網大會、“5G+工業互聯網”大會等系列產業活動,加強優秀經驗交流互鑒。
(三)做好評估總結。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通信管理局組織開展本地進園區活動,推動園區企業提升利用工業互聯網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意識、能力和成效。從10月起,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相關單位開展園區評價與發展成效評估工作,推廣一批成效明顯地區和典型園區案例,依托重點產業活動,宣傳成效突出地區和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