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聯合全國仿生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深圳開展了標準化創新發展“巡站”活動。本次以“具身智能 + 新一代通信標準技術”,人形機器人數據集、安全要求等,人形機器人重點系列國家標準為核心議題進行研討,并首次深入討論了具身智能機器人與新一代通信技術融合帶來的新需求和挑戰。
具身智能機器人場景與網絡需求Panel研討嘉賓,(從左至右)藺道深(通用機器人中心主任),黃懷賢(樂聚機器人公司軟件總監),任蓉瑋(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標準負責人),阮航(中國移動集團研究院主任工程師),廖承斌(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AI首席構架師)
近年來,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已明確將"具身智能"和"智能機器人"作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這一舉動標志著我國科技領域在智能化與實體制造融合上邁出了重要一步。而中國新一代通信技術的發展領先全球,如5G到5G-A,乃至面向6G的技術創新與儲備,也都將為數據傳輸和處理提供強有力支持,例如對智能語音的及時識別、自然語言快速處理和深度學習,都能使得機器人在眾多應用場景中自如工作,如客服、技術支持和數據分析、工廠產線裝配與搬運等,新一代通信技術為智能機器人的實時決策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本次具身智能機器人與新一代通信技術融合研討會中,來自機器人廠家、測評廠家、運營商代表、集成廠商、國地共建中心等的專家,都一致認可具身智能與新一代通信標準技術的融合,可最優的實現多模態感知、決策和行動的協同優化。例如,在工業制造領域,具身智能機器人能夠通過高速通信網絡實時接收任務指令,并利用其多模態感知能力快速適應復雜的生產環境。在物流運輸領域,新一代通信技術使具身智能機器人能夠更精準地進行貨物分揀和運輸。這種融合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降低了人工干預的需求,提升了整體生產效率。
與此同時,專家們也非常理性的提出來,5G-A技術在支持多機協同控制,支持跨機器人的共享意圖與位姿等方面的挑戰。專家認為,具身智能機器人與移動通信技術的跨域融合,要進入到更豐富的生產和生活中,通過大量的訓練與磨合,來提升具身智能的性能和應用場景的適配能力。
總體來說,具身智能機器人與新一代通信技術的結合,正在推動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而隨著跨域融合技術的不斷成熟,具身智能機器人不僅會中工業領域廣泛應用,在家庭與服務場景等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