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組織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正式發布業界首個聯邦學習與區塊鏈融合技術標準IEEE P3127《基于區塊鏈的聯邦機器學習架構框架》(Guide for anArchitectural Framework for Blockchain-based Federated Machine Learning)。此標準由亞信科技作為主牽頭單位,聯合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北京郵電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十余家知名企業和高校聯合制定。
圖:IEEE P3127 國際標準發布
IEEE P3127標準,為基于區塊鏈的聯邦學習提供了統一的架構指導,顯著提升了多方聯合建模的安全性、可追溯性與隱私保護能力。這一標準有效破解了跨機構協作過程中“數據孤島”與“信任缺失”的難題,為政務、金融、醫療、工業制造等領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數據共享與模型優化解決方案,推動了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合,促進了AI技術在垂直行業的標準化與規模化應用進程。
作為該標準的牽頭單位,亞信科技依托自主研發的“星鏈平臺”和“聯邦學習平臺”,打造出"可用不可見、數據不出域"的創新隱私計算模式。
星鏈平臺具備強大的監管審計能力、數據聯動協同能力與數據隱私保護能力,支持聯邦學習任務的全過程透明化、可信溯源與安全計算。
聯邦學習平臺通過通用的中間件組件,屏蔽了底層區塊鏈差異,提供靈活、易于擴展的聯邦學習上鏈服務,顯著降低了區塊鏈和聯邦學習技術的使用門檻。
此外,星鏈平臺和聯邦學習平臺提供全面的數據授權管理、模型訓練與推理過程的鏈上記錄、中間結果溯源以及任務進度監控等豐富的功能,使相關各方在數據隱私得到充分保護的前提下,實現數據資產的可控、可追溯與合規流通,將有效增強客戶對平臺的長期依賴與持續使用。
目前,亞信科技已在多個商用局點將聯邦學習與區塊鏈技術融合落地,成功應用于聯合風控、信用評價、反欺詐等業務場景。通過引入上述技術,金融機構不僅實現了“數據不出域、價值可釋放"的目標,還獲得了高效的"千人千面”精準服務能力,使用戶粘性顯著增強。
未來,亞信科技將繼續推動自身各項平臺能力的云化、模塊化與場景化,積極適配更多行業,幫助百行千業客戶加速發掘和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構建數據流通與隱私保護的數智生態體系,助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