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3月4日消息(顏翊)昨日,目前最高水準的超導量子計算機——祖沖之三號正式對外發布。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消息,中國科大、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濟南量子院等9家單位共同合作,成功構建了105比特(包含105個可讀取比特和182個耦合比特)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三號”,實現了對“量子隨機線路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圖:祖沖之三號芯片示意圖。105個可讀取比特和182個耦合比特集成在同一個芯片上執行量子隨機線路采樣任務
與現有最優經典算法相比,“祖沖之三號”處理量子隨機線路取樣問題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5個數量級,超過谷歌2024年10月公開發表的最新成果6個數量級。
這一成果是我國繼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號”實現超導量子計算體系最強量子計算優越性后,再一次打破超導體系量子計算優越性紀錄。相關論文于北京時間3月3日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量子計算優越性”驗證了量子計算系統能夠超越傳統超級計算機的可行性,是量子計算具備應用價值的前提條件,也是當前一個國家量子計算研究實力的直接體現。在這一方面,中美是目前國際第一方陣,呈現交替領先的態勢。
此次成果中,研究團隊在66比特“祖沖之二號”的基礎上,大幅提升了各項關鍵性能指標,實現了105個數據比特、182個耦合比特的“祖沖之三號”,量子比特相干時間達到72us,并行單比特門保真度達到99.90%,并行兩比特門保真度達到99.62%,并行讀取保真度達到99.13%,綜合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為測試其性能,團隊在“祖沖之三號” 系統上完成了83比特32層的隨機線路取樣,以目前最優經典算法為比較標準,計算速度比最強超算快15個數量級,也超過去年十月谷歌公開發表的最新成果6個數量級,為目前超導體系最強量子計算優越性。
量子優越性是量子計算強大性能的綜合體現,是近期應用探索和實現可拓展量子糾錯的基礎。在“祖沖之三號”取得最強“量子計算優越性”后,團隊正繼續開展量子糾錯、量子糾纏、量子模擬、量子化學等多方面探索。“祖沖之三號”采用二維網格比特排布芯片架構,直接兼容易于實現規模化拓展的表面碼量子糾錯算法,目前團隊正基于“祖沖之三號”開展碼距為7的表面碼糾錯研究,已取得良好進展,并計劃進一步將碼距擴展到9和11,為實現大規模量子比特的集成和操縱鋪平道路。
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國盾量子計算業務負責人王哲輝表示,“祖沖之號”系列成果,不僅是產學研合作實現世界量子計算發展里程碑的典范,更映射出中國超導量子科技產業鏈發展的縮影。
值得注意的是,論文中有20位署名作者來自國盾量子。國盾量子作為唯一企業參與單位,為實驗提供了室溫電子學等設備軟硬件開發、量子計算機整機搭建及運維等支持。
從祖沖之一號、二號到此次的三號,國盾量子始終與研發團隊保持緊密合作,以豐富的工程化產業化經驗,為中國量子信息領域重大創新突破貢獻力量。通過參與上述前沿研究,國盾量子也用十年時間,搭建起覆蓋核心組件、整機系統、云服務的國產化產業鏈鏈條,為世界提供超導量子計算整體解決方案的“中國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