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2月11日消息(南山)昨日,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團隊重磅發布全新的超導量子處理器Willow,擁有105個量子比特,引發科技業界極大關注。
Willow在隨機線路采樣(RCS)基準測試中,用時不到5分鐘完成了計算,而當前世界最快超級計算機Frontier,需要耗時10億億億年!
更重要的是,這款處理器隨著量子比特數量增加,誤差率呈指數級下降,糾錯量子計算30年來“低于閾值”的目標,有望成為現實。相關成果已經發布于Nature期刊。
Willow亮相后,“ChatGPT之父”、Open AI公司CEO山姆·奧爾特曼第一時間回復谷歌公司CEO Sundar Pichai,表達了祝賀。
Sundar Pichai還暢想有朝一日,用“星艦”在太空中建造一個量子集群。特斯拉CEO、SpaceX公司CEO埃隆·馬斯克在線吃瓜,給予了回應。
谷歌公司的新聞發布會顯示,在Willow的錯誤糾正實驗中,當將陣列從3×3擴展到5×5再到7×7時,每次擴展都能將編碼錯誤率降低2.14倍。這一數據證實了量子糾錯理論的指數級錯誤抑制成效。
7×7陣列實現的邏輯量子比特,展現出了超越物理極限的性能——壽命達到291±6微秒,是最佳物理量子比特壽命(119±13微秒)的2.4倍。這意味著量子糾錯首次實現了“低于閾值”(beyond breakeven)的里程碑。
量子領域為此追求了30年,自1995年提出以來,“低于閾值”一直被認為是構建大規模量子計算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