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1月7日消息(張曉迪)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擁有民商用通信廣播衛星資源且唯一能夠自主可控的衛星綜合服務運營企業,具有國家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和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是我國衛星通信產業的龍頭企業.。2018年3月7日,中國衛通獲得了工信部頒發的國家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批準其在全國范圍內經營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和衛星固定通信業務。2019年6月28日,中國衛通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掛牌交易。
上市以后,中國衛通有著怎樣的新變化?公司未來有什么規劃?在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首日,C114邀請到了中國衛通寬帶事業部副總經理毛孝峰,聊了經過上市轉型后的中國衛通的新發展。
轉型衛星互聯網,衛通的使命與格局
毛孝峰表示,中國衛通和廣大人民的生活一直是息息相關的,中國衛通此前主要面向政府和企業提供衛星資源的運行和服務。在獲得工信部頒發的國家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后,中國衛通可以面向公眾提供衛星寬帶服務。這也標志著中國衛通開始從傳統衛星資源運營商向基礎電信運營商轉型。通過這種轉型,衛星通信可以讓更多的民眾接觸到,使用到衛星寬帶服務。
近日,中國衛通KA衛星寬帶遠程教育解決方案榮獲ICT中國年度評選的行業解決方案獎,就是中國衛通在轉型路上的成果之一。
長期以來,中國衛通一直致力于利用Ka高通量衛星解決偏遠地區教學點網絡覆蓋困難,由于是我國幅員遼闊,存在著網絡發展不均衡的情況。盡管工信部一直以來通過三大運營商加強地面寬帶網絡的連接,但由于地形、成本等問題,仍有許多地區的農村小學和教學點都難以接入寬帶網絡。Ka衛星寬帶可以補充地面寬帶和移動網無法覆蓋的地區,讓偏遠教學點開好課、開足課,使孩子們能夠無差別地接受與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這就是用衛星寬帶實現遠程教學的工程。
隨著中星16號衛星發射成功,中國具備了通過衛星寬帶網絡向偏遠地區學校提供寬帶服務的能力,進一步飛躍式提高了帶寬速率,每個學校可以達到十幾兆,甚至百兆的連接。同時,中國衛通的設備逐漸小型化,便于學校的安裝和使用。資費也進一步優化,讓邊遠地區的學校能夠在可負擔的情況下使用衛星網絡。
中國衛通與教育部、工信部通過一年的時間進行省份試點實驗,已經充分證明了網絡的可行性,通過衛星寬帶網絡將優質教育資源向偏遠地區的教學點實現課程的同步;在省、鄉、縣通過衛星寬帶實現同步教學,幫助教育系統在實現“校校通”寬帶的目標又進了一步。同時,隨著地面網絡的發展,已經有將近98%的學校接入到寬帶網絡中。
此外,中國衛通也是國家一類應急通信保障隊伍中的衛星運營商。多年來,中國衛通出色完成包括黨的十九大、建國70年閱兵、“神舟”飛船歷次發射等重大工作,以及地震冰雪災害應急保障工作,用實際行動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走向山與海,衛星通信走入無人之境
工信部通過電信運營商,利用光纖和移動網絡覆蓋農村或偏遠地區的應用,為其提供語音服務等。隨著國家地面基礎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和邊遠地區接入到寬帶網絡和4G網絡。“但是我們發現國內很多地方,尤其是邊遠農村,還有沙漠、草原地區,地面的光纖和移動網絡覆蓋存在困難。”毛孝峰說道,“由于地形地勢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偏遠山村不能接入到移動網絡,這個時候衛星通信就可以發揮廣連接的優勢。”
隨著通用航空服務和無人機應用的快速發展,基于衛星通信的實時數據采集和通信中繼服務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農業、漁業、礦業、以及搶險救災、海洋監測等和國民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
目前,中國衛通已經解決了西藏、四川、新疆等十二個省市部分的覆蓋問題,提高了電信行業移動網絡抗災、應急能力。包括珠峰、青藏鐵路沿線、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區、革命老區、新開采的礦山和油氣井、邊防在內的電信盲點都因此得到了解決。
由中國衛通所屬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推出的海上VSAT寬帶衛星通信服務品牌“MarineTel海星通”(簡稱“海星通”),依托鑫諾“全球網”,服務于北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大部分海域及航線,為沿線口岸、全球遠洋航運和捕撈以及海上油氣平臺提供安全可靠的企業鏈接、internet接入等衛星寬帶綜合服務。為廣大用戶建立了岸與船(平臺)之間的無縫連接,并未海上工作人員提供了包括社交聊天、收發郵件等個性化服務。
在沒有道路的深山里,在一望無垠的海洋上,在凜冽明媚的萬里高空中,盡管是人煙罕至的地方,總有人對通信有著需求,只要有需求,就有中國衛通的衛星通信。
中國衛通作為我國擁有民商用通信廣播衛星資源且唯一能夠自主可控的衛星綜合服務運營企業,肩負的責任和想要實現的藍圖遠比我們看到的更大。成功上市,對于中國衛通來說是一個可以更好地施展拳腳的機會,為所有人去探索更深、更高、更遠,也是一個更完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