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4月28日消息(九九)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三方面內容:信息、融合和創新基礎設施,從加快推動5G網絡部署等方面促進新基建發展。在今天舉行的“第五屆5G和網絡發展研討會”上,中國移動技術部總經理王曉云表示:“當前我國已經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5G商用網絡,向構筑'5G新基建'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已經建成5G基站19.8萬個,5G套餐用戶超5000萬。王曉云介紹,中國移動在今年3月底已經建成9.5萬座5G基站,擁有3000萬5G套餐用戶,同時服務106個集團客戶和600余個省級示范工程。
作為全球最大的運營商,中國移動依托3G、4G的創新基礎,在5G攻關中提早動手、全面布局,成為5G需求目標的定義者、5G國際標準的推進者、5G關鍵技術的引領者、5G端到端產業的構建者和5G賦能各行業的開拓者。
獨立組網(SA)是5G的新階段、新目標
我國5G已經初步形成引領態勢,在此基礎上,獨立組網(SA)成為5G的新目標。國內三大運營商均加速向5G SA方向演進,這是我國引領5G發展的新階段,也是5G新基建發展的重中之重。如果說2019年是5G商用元年,那么今年就是5G獨立組網的商用元年,“今年年內一定能夠實現5G SA網絡的商用。”王曉云說。
5G SA網絡是其賦能千行百業的新契機,從架構、技術、服務多維度創新,能夠更好地滿足垂直行業多樣化的場景需求。
標準方面,3GPP的R15版本在去年6月發布,經過一年多的完善和修訂,這個標準已經基本成熟;產業方面,從原型設備到測試設備再到商用設備,通過一年多的測試驗證,產業成熟度不斷提升;應用方面,經過去年一年商用元年的實踐,可以發現60%以上的垂直行業都存在著對5G SA的需求,這些需求是NSA網絡無法滿足的。
王曉云進一步指出,5G SA的發展與新基建十分契合。信息基礎設施的構建不僅包含傳統意義上的新基站、新傳輸、新核心網絡,SA原生云化的特性,使之更依賴于云計算、邊緣計算等新型基礎設施的支持,這也是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基建的第二部分融合基礎設施: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新型工業基礎設施等都需要5G SA網絡支持,也就是說SA是新型基礎設施和融合基礎設施的橋梁,可以從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5G SA創新與挑戰共存,機遇和責任并重
“5G SA網絡大大拓展了通信產業的邊界,需要產業內的通力攻關和產業外的跨界合作。”王曉云說:“SA實現了5G端到端的架構性創新,基于云原生的云網和云邊融合性創新,以及To C和To B融合運營的體制性創新。同時,SA也是我國第一次實現從主導設計到率先部署的新一代網絡,需求多、期望高,時間要求緊迫,產業相對不完善,在今年商用面臨五大方面的挑戰。”
在標準和產業方面,雖然R15標準已經凍結,但相關協議仍需磨合完善;標準與產業同步開發,網絡與終端需加強協同;產品迭代式開發,商用版本的穩定性也需要加強;定制化需求迫切,產業生態需要更加開放。
在建設和運營方面,5G云原生帶來的集中化、虛擬化新型建網方式,是運營商需要花大力氣克服的挑戰;行業專網的獨立建設和運營需要摸索;4G/5G之間的能力協同、資源協同和演進協同都需要同步推動。
在重大能力塑造方面,切片的端到端拉通和自動化使能,既是SA的特點也是SA的難點,需要不斷地攻克,使其從愿景走向實施;邊緣計算由邊緣網絡、邊緣云和邊緣應用組成,需要解決接口協議開放、發展路徑和商業模式創新等問題。
在服務與運營方面,To B的用戶服務應該是統一入口,具有自服務和自維護的能力,不光涉及流程管理,同樣也需要技術支持;基于時延、速率等不同維度的計費量綱和運營手段也需要進一步探索;與此同時,端到端的自動化管理編排能力仍然是一個短板,需要完善。
在商業模式與產業融通方面,不同垂直行業存在著一定的壁壘,需要跨界突破;一些非理性的宣傳演示和真實場景落地還是存在著一定的GAP,也需要進一步拓展商業模式。
中國移動四項措施構建“三個領先”
王曉云介紹,中國移動未來的5G網絡目標是引領SA發展,推動我國5G發展從“最大”做到“最強”,全面構建5G新基建的“三個領先”優勢,包括規模領先、技術領和能力領先。為了實現這三個領先,中國移動將采取四項舉措。
首先是推動技術與產業成熟。體系上,以終為始,面向商用建設和運營,解決標準未定義、商用待解決問題;聚焦策略、技術、運營三大領域,攻關解決17大類、124項SA關鍵問題。技術上,對3GPP 14項R16重大功能進行完善,以及40項5G行業標準和30本企業標準的完善,推動N4接口解耦和Open UPF,打造邊緣生態。產業上,基于3G、4G推動產業發展的經驗,構建全面、嚴格的測試體系,形成測試規范68冊,測試例3萬+,在這個過程中,累計發現550余項產業問題,促進了產業端到端能力的提升。
其次是推動網絡建設與運營發展。通過五大技術原則推動建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 SA網絡,堅定地以SA為目標,同步推進NSA/SA,加速推動SA成熟;以2019年6月凍結的F60為基線版本,靈活地引入必要特性;TO B和TO C分別建網,4G/5G融合組網;全虛擬化網元,8大區集中建設云資源池;2.6G/4.9G雙頻協同,2.6G作為基礎覆蓋,4.9G作為補充覆蓋。
第三是從網絡范式、服務范式、運營范式三方面推動5G行業發展范式創新。在網絡范式創新方面,優享、專享和尊享三大類行業精品專網產品按需組合部署;服務范式創新方面,構建“BAF多量綱”商業模式,實現靈活按單點菜;運營范式創新方面,在云網融合、云邊融合、云智融合這三個方面實現跨層跨域協同,發力打造運營新范式。
第四是加速產業融通創新。中國移動在2012年就成立了5G聯創中心,聚集了700多個各行各業的合作伙伴,并成立了25個開放實驗室和6個行業聯盟,在九大領域開展基于5G賦能千行百業的聯合創新工作;2019年開始,中國移動在包括醫療、教育、工業互聯網等14個垂直行業領域的100個龍頭企業進行典型應用場景示范。與此同時,中國提出很多專項計劃,包括終端先行者計劃、5G消息、Open UPF計劃,以及邊緣計算先鋒300計劃,以此促進網絡能力的提升。
“5G SA是新的階段,我們有新的目標,它蘊含著新的機遇;5G SA也是新的技術,有新的架構,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挑戰;更重要的是,5G SA帶來了新的動能、新的模式,一定會在構建千行百業的新生態上發揮重要作用。”王曉云強調:“中國移動希望能夠和產業鏈以及生態合作伙伴一起攜手共同邁進5G SA,引領新基建,鑄就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