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5月25日消息(高娟)近日,C114通信網獨家策劃的“5G圓桌派”系列沙龍第一期:“加速5G無線網絡變革,助力5G成功商用”成功舉辦。沙龍從5G網絡建設、信息安全以及行業應用等角度剖析5G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為業界提供發力5G新基建的重要思路和5G持續創新的方向。
作為系列活動的“當頭炮”,首期沙龍聚焦面對5G無線網絡新架構、新技術與新需求,運營商應該如何實現網絡智能化,降低網絡建設成本和運維復雜度,增強對垂直行業的拓展,實現網絡轉型和IT/CT融合等熱點話題,邀請業內專家進行深入研討。
新基建加持,運營商網絡技術和業務創新加速
新基建的浪潮正全面襲來!作為新基建的首選,5G被賦予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和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引擎的重任。
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朱雪田表示,國家高度重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并加大對新基建的投入,今年三大運營商也加快了5G網絡建設速度,5G作為新基建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5G的發展存在挑戰,但同時也給運營商在網絡技術和業務創新方面帶來機遇。
從網絡技術角度來看,5G無線網絡具有“三高(高帶寬、高速率、高頻段)”特點,必然增加運營商的投資成本壓力。朱雪田指出,這種表現具體集中在兩個方面上:
一是5G網絡覆蓋層面。“5G網絡覆蓋直接拉升建設成本,但也提供了技術創新的機遇。在覆蓋增強和新型室內覆蓋技術不斷演進發展的同時,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通過共建共享方式構建5G精品網絡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二是運維效率層面。5G高速率和高頻段特點在提升網絡能耗的同時,加大了網絡運維的復雜性,面對挑戰,運營商加大創新力度。中國聯通正在將AI等智能技術引入到網絡節能、網絡配置和網絡管理的多個環節;同時,中國聯通還提出5G彈性空口網絡的理念,通過向彈性、智能、協同方向延伸,實現業務體驗與系統效率的雙提升。
“新基建背景下,5G被賦予賦能行業,改變社會的重要使命,業務創新和賦能同樣重要。”朱雪田認為,5G業務創新涵蓋兩個方面。
5G時代,運營商在關注2C網絡的同時,更加注重2B網絡的價值。除了5G SA體系下中的網絡切片和邊緣計算成為5G賦能垂直行業的核心技術之外,5G網絡自身從來沒有停止演進的步伐,URLLC、5G RAN NS、5G LAN、5G TSN以及5G NR V2X等賦能行業的新技術標準不斷涌現,從而為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甚至衛星互聯網領域均提供了良好的賦能基礎。
隨著5G 2B業務重要性提升,數字化轉型問題日益凸顯。朱雪田指出,中國聯通借助5G技術契機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戰略,目的也是在賦能行業的同時來推動整個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同時朱雪田認為,在數字化轉型的創新過程中,生態圈的合作方式日益重要。“通過新的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生態圈中不同的合作伙伴的網絡能力和業務能力不斷集成和被集成,依據客戶需求,新的服務和商業模式不斷涌現,才能真正為千行百業提供助力和賦能。”
從“分內”到“分外”,無線網絡變革的“四大驅動力”
對于無線網絡的變革,產業界從來沒有停止腳步。
此前,運營商的無線網絡變革演進路徑瞄準的是如何提升頻譜使用效率,專用芯片處理能力,無線空口吞吐能力等“分內事”。在4G向5G的代際轉換中,情況發生了變化,運營商不但要做好“分內”事,還要多吸收借鑒IT、互聯網行業的經驗,采用開放、開源、白盒化的IT思路來改造電信業。
于是運營商的無線網絡變革方式主變成了用IT來改造CT,以及加速IT、CT與DT的融合發展。在朱雪田看來,運營商的無線網絡變革之所以出現這種變化關鍵在于“四大驅動力”。
“云化和軟化本身是網絡技術發展的趨勢之一,無線網絡變革是必要適應這個趨勢。”朱雪田指出,現階段如果跳出無線網絡總覽整個網絡時會發現,核心網、城域網等諸多領域的云化和軟化趨勢明顯。
朱雪田認為,無線網絡云化和軟化存在驅動力。“現在業界在積極探索如何把云化和軟化思想引入到無線網絡變革之中,這本身就是無線網絡開放化的驅動力之一。”
5G肩負賦能行業和改變社會的使命。在此前提下,整個網絡需要通過數字化轉型做到網隨業務和需求變化,需要一個彈性、智能和融合的網絡架構和能力。“正如朱雪田強調,無線網不可能置身于核心網和業務網之外,也需要具備靈活部署和開放的能力,這是5G網絡的切實需求,也是無線網絡開放的重要驅動力。
同時,朱雪田指出,”5G投資壓力巨大,尤其是無線網絡投資比重最高。借助開放和云化方式,無線網絡可以探索性能、成本、節能的平衡,不僅可以提升性價比,也可以提升網絡性能,降低部署成本,這也是O-RAN的重要驅動力。
此外,無線網絡的開放,通過云化和軟化技術也為運營商提供了一個可以提升自主掌控力和科技創新力的機遇。
“調優”差異性,集成測試有助O-RAN壯大
為了更好的應對日益增長的新業務需求,5G無線網絡需要一個更加靈活、開放和智能的解決方案。在運營商求索無線網絡變革的新路上,O-RAN應運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運營商積極參與并發起成立的O-RAN聯盟,得到了產業鏈的廣泛關注和支持。成立至今,ORAN聯盟也一直致力于無線接入網向更開放、更智能的方向演進。
“5G無線網絡的蜂窩部署和物理層高速處理的特點增加了其開放化(O-RAN)的復雜性,ORAN的硬件白盒化和軟件開源化特點造成解決方案的多樣性,因而ORAN實用化要求較高。”朱雪田指出,從其他領域的實踐來看,ORAN在接口標準化和設備規范化,以及硬軟件解耦,虛擬化軟件和硬件/軟件解耦,軟件與操作系統調優對接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而這種差異性和不確定性的存在使得設備成本和性能上很難保持一致性。
因此,三家運營商聯合國內50多家公司成立開放無線網絡測試與集成中心(OTIC),旨在完善O-RAN規范的同時,提供更統一的驗證平臺,更開放的測試渠道和更廣泛的合作資源,通過整體解決方案的端到端調優,加速O-RAN產品成熟和落地應用。
朱雪田最后強調,“只有這樣,O-RAN才能更快地發展壯大,為產業界提供一個性價比更高的無線接入網的開放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