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9月23日消息(章葭)昨日,由TD產業聯盟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聯合主辦,《移動通信》承辦的“5G網絡創新研討會(2020)”在北京拉開帷幕。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在會上發表了“新基建促使5G深度發展”的主題演講。他表示,中國的5G全方位布局已經躋身第一梯隊,對世界移動通訊格局也產生極大的影響。當前,發展5G及工業互聯網意義重大,應建立順應時代要求的數字化轉型機制以及推動5G在制造業、金融等重點領域應用的愿景。
我國5G全方位布局躋身第一梯隊
張平表示,數字化ICT技術在全球構建新的產業鏈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我國把ICT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樹立為國家戰略。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上強調,要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
目前,我國構建了從連接到計算到應用能力的一體化的服務,做到了所謂的ICT的融合。5G分布式接入到網絡,能跟各個行業發展起來。
我國移動通信也由弱到強,經歷了1G靠進口、2G開始碎片化創新、3G/4G/5G整建制創新。同時,5G提供的技術能力,如大規模天線技術(MIMO)、5G新型網絡架構、5G網絡切片、5G邊緣計算以及3D-MIMO等優勢顯著。
在千行百業的積極參與下,通過產學研用相結合,中國的5G產業生態已經躋身于全球第一梯隊,而且對全球移動通信產業格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市場優勢巨大;政策布局、專項支持等宏觀環境占優勢;標準與專利領先,3GPP文稿占比超過32%,標準必要專利占比超過30%;產業鏈關鍵環節方面,華為、中興、中國信科等設備商走在產業前沿,終端廠商市場份額超過50%。
我國5G網絡用戶數發展也非常迅猛,截至2020年8月,全球5G用戶總數超1.6億,其中中國超1億;全球5G基站部署總量已超過80萬,其中,中國5G基站總量超過54.6萬。預計2020年底,全球5G基站總量將超過150萬,中國5G基站部署量也將達到80萬。
張平稱,5G為數字化改造、構成數字世界的新基建基礎設施提供使能技術。然而,5G服務實體制造面臨連接大規模、服務差異化、資源碎片化、威脅分散化的挑戰。
場景驅動工業互聯網發展 行業應重視2B市場
張平表示,移動通信演進的驅動力由1G/2G/3G/4G時代較為簡單且統一的單一速率需求,經由5G三個場景的過渡,最終轉化為以場景驅動作為基本演進范式。場景驅動跳出了單一需求維度,是一系列限制條件下多種需求的綜合表達,這將推動以知識、智能、決策為核心的系統演進方式。
隨著新一代通信技術與工業的深度融合,無線網絡逐步向工業領域滲透。在企業內網中,5G將成為工業有線網絡有利的補充,在企業外網中,則有SDN、NFV等5G新型網絡技術。作為5G應用重點領域發展趨勢之一的工業互聯網滿足了工業智能化發展需求,是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關鍵網絡基礎設施。5G則助力其實現全系統、全流程、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網絡連接。
目前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尚屬于探索初期。由于各行業需求差異巨大,很難有殺手級應用產生,且垂直行業龐大,每個行業的設備數量龐大、類型眾多,信息采集、傳輸、處理、控制需求差異巨大。因此,通信技術是與實體企業結合的難點。
工業互聯網還面臨速率差異大、時延動態大、連接數量大、可靠要求高的通信難題和數據有效性、數據一致性、數據安全性的數據難題。其中,安全性直接關系到生產安全、產品安全、企業利益,間接影響到公共安全,破壞力巨大,涉及不同級別、不同層面的廣域與局域網絡安全問題。
對此,5G網絡切片將打造工業定制化保障、5G邊緣云實現本地存貯與實施控制決策,低時延特性保障控制了安全室內定位滿足物流需求,大帶寬可助力視頻識別網絡能力開放擴大應用市場。今后,5G可應用在工業物流機器人、機械臂控制、AGV調度、AR輔助操作等多個工業互聯網場景。
張平呼吁行業應重視2B市場,他表示,現在2C的互聯網模式非常成熟,已成紅海市場,而2B還是一個沒有開發的藍海市場。他舉例稱,在工業園區的應用場景中,以智簡5G構造智慧工業園區網絡架構,可實現網絡的智能部署、適變和互聯,打造全方面、深層次的智簡工業園區網絡。根據工廠提出的要求進行配置,數據不出園區,需求端化也可通過重構簡約解決,設備則自主可控,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