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9月23日消息(張曉迪)日前,由TD產業聯盟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聯合主辦,《移動通信》承辦的“5G網絡創新研討會(2020)”在北京拉開帷幕。
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技術部工程師陳毅華出席此次研討會并介紹了廣電5G室內覆蓋和廣電雙向接入網架構的情況。
2019年6月,工信部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共同發布了5G商用牌照,標志著廣電正式登上5G競爭舞臺。廣電5G的組網方式以700MHz為主,4.9GHz TDD為補熱點,3.3-3.4GHz為室內及入戶覆蓋。時至今日,廣電700MHz頻段已列入5G國際標準,成為首個Sub-1GHz大帶寬5G國際標準。
據陳毅華介紹,中國廣電下一步將在北京、南京、廣州、西安四地設置全國核心網節點,建立起全云化的架構,通過信令控制面實現全國集中部署,媒體轉發面以實現分省部署,進而可降低時延并保障用戶體驗。根據用戶需求和實際情況開展ToB業務,部署本地輕量化、云化核心網,實現敏捷快速部署。以鐵塔站點資源、廣電分中心及廣電站為規劃庫,按照各區域樓宇密集程度及高度,分四類場景規劃站點。
陳毅華表示,5G室內覆蓋與廣電雙向接入網融合部署的架構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是基于DOCSIS接入技術。采用IID-IU的劃分,并將BBU拆分為CU/DU,DU下聯CMTS,完成PHY高層的功。RHUB的功能模塊內置于CM,完成調制解調的同時完成PHY低層部分的功能。使用內置天線的Pico/Femto AAU完成RF的功能,Pico/Femto AAU與RHUB之間可以使用CAT5E/6/6A網線連接或者基于PCI-E接口實現芯片級連接。
針對5G標準將采用LLD(Low Latency DOCSIS,低延時DOCSIS)技術,提升自身低延時的性能。采用BWR帶寬報告技術,在DU和CMTS均內置調度器SCH,無需跨越DOCSIS網絡,從而進一步降低延時。引入了DTP時間協議,創建一致的時間同步機制,給AAU提供IEEE 1588v2定時,以確保時間同步。
第二是基于EOC接入技術。采用IID-IU的劃分,并將BBU拆分為CU/DU,DU下聯CMTS,完成PHY高層的功能。RHUB的功能模塊內置于CM,完成調制解調的同時完成PHY低層部分的功能。使用內置天線的Pico/Femto AAU完成RF的功能。Pico/Femto AAU與RHUB之間可以使用CAT5E/6/6A網線連接或者基于PCI-E接口實現芯片級連接。
針對5G標準將采用HiNoC3.0系統由網橋HB和調制解調器HM構成,采用點到多點的邏輯拓撲架構,MAC層傳輸帶寬達到10Gbps,平均時延小于1ms。使用基于分組報文的PTP通過支持以太網幀的eCPRI前傳接口,可以滿足5G對時間同步的要求。MoCA Access系統由局端Master和終端CPE組成,采用點到多點的邏輯拓撲架構,上/下行分別采用OFDMA/OFDM。MoCA Access3.0標準中,最大支持8192QAM調制,MAC層傳輸帶寬達到10Gbps/1600MHz,平均時延2.5ms
第三是基于FTTH接入技術。廣電FTTH接入網多采用基于IEEE 802.3ah標準的EPON在物理層采用PON技術,在數據鏈路層采用以太網協議。EPON采用上下行均工作在單一波長的模式,各用戶通過時分多址接入方式進行傳輸,限制了5G對大帶寬的要求。PON具有點對多點的樹型網絡拓撲及深度覆蓋的特點,能夠滿足5G前傳的需求。
針對5G標準將采用WDM-PON波分復用無源光網絡技術作為5G前傳承載,傳輸過程中實現每ONU每波長傳輸,充分滿足5G大帶寬要求。采用IID-IU的劃分,并將BBU拆分為CU/DU,DU下聯WDM-PON OLT,完成PHY高層的功能。WDM-PON ONU有兩種設備形態:CFU和CFM。RHUB的功能模塊內置于WDM-PON ONU,完成調制解調的同時完成PHY低層部分的功能。AAU 接入 CFU 形態或CFM形態(SFP+模塊)的WDM-PON ONU。
“廣電作為第四大運營商參與到5G建設中,也希望和移動、電信、聯通共同聯手,把我國5G建設推廣得更好一點。”陳毅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