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9月3日消息(余予)在近日舉辦的世界5G大會“5G與行業應用標準化論壇”上,互聯網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趙杰發表了題為“5G固移融合醫療專網的構建與臨床應用”的主題演講。
5G固移融合醫療專網構建
隨著5G專網的商用,整個5G應用在全國快速進行展開。特別是為加速5G+智慧醫療深度融合,國家在新基建、智慧醫療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地方政府以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未來綱要》中,都對5G應用給出了明確的支持力度。在國家政策支持下,5G作為新一代通信技術具備了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等特性,極大地解決了醫療應用的速率、時延方面的痛點,為智慧醫療的應用帶來了更多可能。
近年來,各大醫療機構和運營商都在對5G醫療專網方面進行探索和建設,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互聯網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移動、華為在5G專網建設上做了積極探索,共同構建了5G IC固移融合的醫療專網。
據趙杰介紹,從業務應用角度分析,構建的5G固移融合的醫療專網呈現縱向到底形式,覆蓋了省、市、縣、鄉、村、家庭、院前醫療急救七級5G智慧醫療專網。未來還將服務于省、市、縣、鄉、村、社區及家庭,服務覆蓋近1億人群。同時,這種應用場景還支持醫療物聯網、有線網絡和5G網絡的融合。
拿河南省來說,目前已經打通了省、市、縣、鄉、村光纖專網,并同5G網絡進行深度融合,構建了一套5G SA固移融合的醫療專網。
除此之外,專網覆蓋院內、院外、院間全場景,保證了各類醫療業務能夠持續穩定運行。其中,在院內場景和院間場景,能夠實現業務不出院,走的是5G專享通道;在院外場景中,則利用5G的網絡物理切片,通過硬隔離保證安全,走的是5G優享通道。
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以及不同的設備,利用5G的特性,對不同帶寬進行分類,這有效保證了網絡在醫療上的應用。
同時,趙杰表示,在網絡建成情況下,為更好了解網絡在運營商、醫院的運行情況,專門在全國建立了第一個5G SA固移融合的醫療專網的態勢感知平臺,目前這一平臺已經上線部署,可以對運營商5G網絡,以及各個醫院的網絡,進行態勢感知,使其有效的對5G應用提供支撐。
鄭大一附院5G醫療探索歷程
據介紹,鄭大一附院擁有的一院三區均實現了5G網絡全覆蓋,特別是核心園區,共計開通宏站和室分2000余套,新建傳輸鏈路50條,傳輸節點15個、醫療專用UFP 1套,同時進行5G數據中心、邊緣云和UPF網關的基地、支持跨院區的醫療應用示范。鄭大一附院是國內首個在全院范圍內進行5G全覆蓋的醫療機構。
基于醫療專網、衛生專網以及固移醫療專網,對醫療應用做了多方面測試。通過實際網絡測試,5G網絡完全能滿足智慧醫療的需要,其時延及速率都得到很大提升,為智慧醫療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基于這些網絡基礎,進行了5G終端研發,開展了的智慧終端的研發,包括5G的急救車、查房車、5G機器人、5G智慧屏、桌面端等等,進行了一系列研發。這些設備目前已經在國家實驗室完成了整個的驗證,正在向市場化進行轉化。
目前,國家遠程醫療中心聯合信通院、華為、移動發布了一系列5G的標準、白皮書等等。并在專網、終端的基礎上,將應用推向基層醫療機構,推動實現智慧醫療“省-市-縣-鄉-村”互聯互通,助力提升基層醫療的服務水平。
5G+臨床應用典型場景
·遠程急救方面,5G大大提升了應急救援能力,支持高清視頻、實時交互、可操控業務、沉浸式指導等,讓急救救援實現了院內外一體化協同,為患者贏得“黃金一小時”。
·遠程會診方面,基于5G網絡高速率的特性,支持4K/8K的遠程高清會診和醫學影像數據的高速傳輸,能夠讓專家隨時隨地開展會診,提升診斷準確率和指導效率,促進優質醫院資源下沉。
·遠程示教方面,利用5G網絡邊緣計算的高效運算能力,遠程示教可與高清4K、VR/AR/MR等技術結合,上下級醫生能夠更全面、更清晰地進行示教與討論,有效提升遠程指導效率,縮短基層醫生的成長周期。
·遠程超聲方面,遠端專家可以利用5G網絡看到超聲影像,進行會診。
·遠程查房方面,利用5G網絡和移動查房機器人,集成可穿戴監護設備可以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信息的持續采集、處理和計算,并傳輸到遠端監控中心,支持遠端專家對定點醫院各類病房患者進行監護。在疫情期間,極大地提高了對遠程隔離病房,重監護病人的救治和指導,提升了抗疫水平極大地提高了抗疫水平。
未來展望:萬物互聯 診療無域
截至目前,5G取得了很多進展,但是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商業模式需要進一步探索和明確,5G醫療健康應用的監管仍需優化等等。
截至2021年3月底,我國5G基站81.9萬個,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5G終端連接數已達2.6億,全球有160家網絡運營商提供5G業務。特別是最近,隨著5G技術標準演進,推動了5G助力醫療產業融合,使其逐漸從規模化發展進入到完善期。在不遠的將來,在智慧應用將得到快速發展。
趙杰表示,互聯網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通過醫療云、平臺、中心、應用打造一個萬物互聯的場景,通過固移融合網絡互聯、業務與應用云化部署、多平臺綜合開發,實現以大數據為支撐的智慧醫療規模化應用,未來將實現“一張專網、兩朵云、三個平臺、四個中心、五大應用”。隨著5G快速應用,將為智慧醫療扎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