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2月22日專稿(蔣均牧)工業革命使人類突破了地理的限制、電力革命帶來的大規模制造突破了組織規模的限制、信息革命帶領我們突破了物理世界的限制。當前,人類社會正在經歷第四次技術革命,加速步入智能時代,打破更多的邊界與限制。
在過去三十年間,無線產業在支撐經濟發展、增進社會福祉等方面已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無論是為了助力智能世界更快更好實現,還是應對5G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智能”都已是大勢所趨且迫在眉睫。
在2月21日的華為無線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發布會曁MWC2022預溝通會上,華為發布了無線網絡新一代架構IntelligentRAN,通過將智能融入無線網絡業務、體驗、運維和綠色等方面,使能無線從萬物互聯走向萬物智聯。
“IntelligentRAN以業務零等待、體驗零波動、網絡零故障,體驗和能效雙優為目標,逐步實現業務智營、網絡智優、運維智簡的自智網絡,支撐運營商在5G時代的新空間、新業態的持續拓展。”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副總裁甘斌如是闡述道。
無線+智能:時代的選擇
5G產業發展之快前所未有。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有200多張5G網絡投入商用,開通超過210萬個5G站點,5G聯接總數突破6.4億,已發布的5G終端也超過了1200款。同時,5G已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生產方式,帶來了消費者體驗的階躍式提升,激發了各行各業的創新與轉型活力。
而隨著5G部署和應用進入快車道,以及與大數據、云、AI等數字技術的融合日益深入,越來越多新的變化與趨勢也正浮出水面,諸如多樣化的業務需求、日趨復雜的網絡環境、對綠色低碳的追求等,驅動無線領域的“+智能”步入實質性階段。發布會上,甘斌就華為的所知所見與國內媒體進行了分享。
首先,業務從經驗驅動走向實時敏捷上線。面向2030年,5G將使能個人、行業和家庭應用呈現爆發性增長。面對龐大的業務種類、快速實時的業務體驗要求,運營商就必須打破之前依靠人工經驗耗費數月才能開通業務的傳統,將自動化和智能化引入業務流程中,實現一站式業務訂閱、靈活業務編排、自動化資源分配、灰度測試上線到最后的全網開通,從而達到業務開通零等待。
其次,網絡從eMBB譜效優先走向多維業務網絡效率最優。5G的各種業務在上下行速率、時延、定位、可靠性等網絡能力方面的需求,存在10~100倍的差異。從無線網絡本身發展來看,頻段越來越多,頻率越走越高,帶寬差異越來越大,由此帶來的覆蓋、容量、時延等網絡能力差異也很大。因此,在多業務需求和多頻段選擇之間,無線網絡需要通過智能化的方式,達到多頻利用最高效、多維業務體驗最優。
第三,體驗從小區為中心走向用戶為中心。傳統的無線網絡以小區為中心,隨著無線網絡走向多制式多站點,單用戶體驗在移動過程中會因為小區間的覆蓋不同、站間干擾等受到影響。未來,無線網絡將基于用戶業務類型和網絡環境,通過主動預測,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動態實時智能組簇,持續提供最佳服務小區,并通過站間多TRP提升邊緣體驗,使用戶體驗在業務全過程“零波動”,始終享受到一致性的體驗。
第四,綠色低碳,從性能最優走向體驗能效雙優。業界預測,2030年移動網絡流量將會呈現百倍增長,由此帶來站點、頻段、帶寬、通道數的疊加,會使無線網絡能耗呈現快速增長。全球運營商已將綠色低碳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因而,將綠色融入設備和將智能化引入網絡成為必然趨勢。智能化的網絡將根據業務的需要實時調整站點、頻譜、載波等網絡資源,達到體驗和能效雙提升。
最后,運維從響應式走向主動預測預防式,實現網絡“零”故障 。5G時代,“業務永遠在線”成為主流趨勢,因此網絡的運維保障將成為關鍵。當前網絡運維事件主要是通過故障后處理,據統計全球每月存在3億的告警和7000萬次的上站,對運營商來說是沉重的負擔。全球主流運營商都希望通過無線網絡的自治管理來減少運維工作量。因此,面向未來,無線網絡的運維需要從事后排障走向事前主動預測預防,并逐步實現網絡的“零”故障。
IntelligentRAN的前世今生
2018年,華為發布了自動駕駛網絡(ADN)概念,并從業務體驗和運營效率兩個角度,提出電信行業邁向自動駕駛網絡的五級演進標準,以及相關的架構設計。
此次發布的IntelligentRAN正是ADN在無線網絡的承載,將視野從運維自動化擴展向網絡智能化,開啟了一條演進之路。從架構來看,IntelligentRAN在MBB自動化引擎(MAE)的基礎上,引入移動智能引擎(MIE)——猶如給網絡安上了一個智慧大腦,通過基站側的實時移動智能引擎(MIE-RT)和網絡側的非實時智能引擎(MIE-NRT),結合兩者在數據、建模和決策方面的協同,共同實現無線網絡全流程智能化。
實際上,AI用例的出現、大數據的大范圍應用早已有之,無線領域一些可以“+智能”的業務場景也一直存在,為何華為會選擇在當下這個時間點發布IntelligentRAN?這或許可以從兩方面分析。
一方面,產業界對于自動駕駛網絡或Autonomous Networks等類似概念的接受有一個過程。如今,構建一張自動駕駛的無線網絡已成為整個業界的共識,并作為數智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多家運營商納入到核心戰略中。
比如中國移動提出自智網絡戰略,旨在構建全生命周期自動化、智能化的網絡能力與運維能力,面向消費者和垂直行業客戶提供“零等待、零接觸、零故障”的網絡服務,打造“自配置、自愈合、自優化”的通信網絡。其在去年的MWC上海期間,明確要在2025年實現部分場景達到L4高度智能自治。再比如T-Mobile的Telco as a Platform以及沃達豐的Network as a Platform,也都著眼于運維自動化和網絡智能化。
另一方面,無線網絡本身有其特殊性,信號的傳輸和處理是實時的、站點規模數以百萬計、計算復雜,所以與AI的融合,較之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用途有著天壤之別。華為通過持續大力的投入與小步快走的探索,逐步在無線網絡中引入AI機制和算法能力,結合AI技術本身的進一步發展,支持無線網絡實現大數據的關聯分析、智能預測和智能決策,最終拿出了IntelligentRAN這一成果。
五大領域技術:開啟無線智能化之路
要實現網絡的智能化,做到降本、增效、提質、綠色兼備,不僅需要架構上的創新,還有賴于技術上的突破。
據甘斌介紹,IntelligentRAN中包含了五大領域關鍵技術。之一是智優體驗,空口智能使能多頻段多站異構組網體驗與容量最優。基站智能更多體現在空口智能,在無線網絡多頻多站多場景條件下,IntelligentRAN通過智能柵格技術,基于歷史柵格數據和實時信息,預測覆蓋、譜效、業務體驗,從而為用戶選擇最佳載波;通過調度字典基于歷史覆蓋和鄰區干擾情況,進行信號強度和干擾預測,為用戶進行空口資源的精準調度;通過信道圖譜對用戶歷史業務的分析以及空口信道狀態的預測,為用戶進行更精準的波束匹配。三項技術結合,達到體驗與容量最優。
之二是智能綠色,通過智能化實現全天候深度節能,體驗不變、節能倍增。IntelligentRAN在節能的大背景下,針對不同的業務類型,從覆蓋、負載、業務類型和KPI進行分析和預測,通過智能載波選擇、智能通道關斷、智能符號休眠等,從網絡側進行非實時的頻段選擇、通道選擇等策略制定,從站點側進行實時的符號調度和發射功率配置,從而實現全網秒級的策略配置,在保障網絡KPI穩定的基礎上達到全網最大幅度節能。
之三是敏捷業務,實現業務精準快速開通和可靠性保障。IntelligentRAN使運營商的無線網絡以更加智能、彈性的方式參與到業務規劃、新業務變更、以及動態業務體驗保障的過程中。首先,在新業務開通階段,基于電子地圖和業務需求,依托深度學習進行精準的智能SLA站點規劃,提升投資效率;在業務需求出現變化時,僅通過參數動態配置可以滿足新的SLA要求,而無需改變站點布線,這也契合了未來工廠中柔性制造的方向;在業務運行過程中,基于AI的自學習實時監控/預測對象體驗的變化,動態調整參數模型,保障SLA在動態下的一致性。
之四是智能運維,使網絡邁向零故障、業務零中斷。在網絡的日常運維中,IntelligentRAN通過故障特征自學習、知識圖譜等智能化能力的引入,實現故障的精準識別和智能根因分析,使故障處理從人工走向自動化的預測預防,變被動響應為主動維護,增強網絡魯棒性,向“零故障”的無線網絡邁進。
之五是智能最小化路測(MDT),使能網絡精準建模,最佳立體組網規劃和優化。智能MDT通過終端上報的體驗、位置等信息為網絡性能制作更精準的柵格地圖,然后通過M-MIMO波束用戶垂直測向等技術進行3D定位,實現從平面到立體的高精度地圖的繪制,更精準的指導無線網絡規劃、優化、VIP用戶保障等。
同時,IntelligentRAN通過智能協同功率控制,能夠實現多頻性能最優的條件下,大幅降低電磁輻射強度,滿足部分國家的功率限制。
《易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猶太圣經《塔木德》里說,“超越別人不算超越,超越從前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超越”。IntelligentRAN的誕生,既是華為“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帶給客戶”的又一明證,也是其在無線領域前行不輟、不斷攀登高峰的一個縮影。發布會上,華為還發布了TDD第三代Massive MIMO產品和FDD超寬帶多天線系列產品,引領業界走向5Gigaverse和5Green的新紀元。
即將到來的MWC2022是華為參展的第20個年頭,屆時這些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將面向全球進行發布與展示,更多精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