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8月11日消息(水易)從商用牌照發放到現在,5G在中國的大地上已商用三年多時間。三年來,我國5G基站總數達170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達4.28億戶,5G用戶占比超四分之一;同時5G在服務工業、民生等方面同樣取得顯著成果,賦能數字經濟的發展。
在我國5G商用進程中,世界5G大會已成功舉辦三屆,在2022年第四屆世界5G大會即將來臨之際,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接受C114采訪,對我國5G產業鏈的現狀,后續5G的發展需要重點突破哪些領域進行了解讀。
補短板,強化產業鏈抗風險能力
回顧過去三屆世界5G大會,第一屆世界5G大會恰逢我國發放5G商用牌照,更多的是宣傳5G能帶來什么新業務。第二年第三年,隨著5G部署加速,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應用不斷涌現,網絡建設方和產業鏈各方主要圍繞如何發揮5G能力,共同推動5G應用的深入發展。
鄔賀銓指出,進入到第四年,在進一步深化5G建設和應用的同時,為了應對當前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特別需要形成一個5G生態,增強5G產業鏈發展的生命力,更好地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的建設。
如果從5G網絡規模、用戶規模、應用創新等維度來看,我國5G產業無疑領跑全球。鄔賀銓介紹,通過3G/4G/5G的積累,我國在芯片、基站、系統設備、終端、天線以及各類軟件等方面構建了一個相對全球其他國家更完整的5G產業鏈。
不過,在芯片設計工具、芯片先進制造工藝、操作系統等方面,容易受到某些發達國家的長長臂管轄。“所以,雖然產業鏈布局比較全,但是在關鍵核心環節,仍有短板,要進一步強化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
其實在3G時代,TD-SCDMA是我國自主提出并主導的3G標準,但由于成熟度,以及當時多個標準的博弈,迫使國內產業鏈需要從芯片、測試儀表、終端等全方面布局,以支持中國的3G標準。當然,從這里開始也奠定了中國移動通信產業鏈后續能夠持續領跑的基礎。
進入4G時代,TD-LTE和FDD-LTE共同列為國際標準,同時兩大標準進行了充分融合,因此4G產業鏈可充分利用全球化分工。“但是這也使得我們的一些短板不容易被發現,可能很容易被忽略掉。”鄔賀銓表示。
到了5G時代,本應與4G類似,可是現在面臨的國際形勢不同,盡管5G是統一標準,但由于人為的政治因素,導致產業鏈被割裂。“我們發現有些短板變得更突出,因此在現在的節點上,打造一個能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任務更為艱巨。”
擴應用,仍需挖掘5G更大潛能
如前文所述,我國已建成170萬個5G基站,預計年底達到200萬站。鄔賀銓指出,目前5G建設進程達到預期,但整體的覆蓋還沒有完成。如果用4G來類比,目前4G基站接近600萬站,由于5G采用更高頻率,基站將更密,同時還需要優化室內覆蓋。
更為重要的是,5G大帶寬、低時延、廣覆蓋、大連接的能力還沒有更多成熟的業務應用來承接。在鄔賀銓看來,這是正常現象,應用生態需要在移動網絡的覆蓋和用戶發展到一定規模后才能得到壯大。例如微信在3G商用后4年才出現,短視頻也是在4G商用后迎來爆發。
目前,5G可以實現超高清視頻播放,在AR/VR等領域也得到應用,但無論是終端還是內容都還沒有完全成熟,達不到普及階段。在車聯網領域,也面臨技術成熟性和法律法規等挑戰。
當然,5G設計之初就是瞄準工業應用。鄔賀銓指出,工業應用與公眾應用不同,需要IT、OT、工業企業的緊密結合,5G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例如,5G低時延一般是空口的低時延,但工業應用需要端到端低時延;再比如,國內的PLC大部分都依賴于進口,標準碎片化、協議不開放,需要新型5G工業模組,才能更好地讓5G進入工業互聯網。
對于5G工業模組的規模應用,也并非易事。通俗地講,工業模組不同于手機終端,買回去就能用,工業場景多數都是個性化場景。另外,還需要具備高可靠、抗電磁干擾、適應高低溫、防爆等能力。此外,目前工業模組的成本不容易降下來。在鄔賀銓看來,解決這些問題要靠工業企業的主動,因為他們更熟悉工業模組能做什么。
“盡管現在5G應用還沒有達到讓消費者以及工業企業感到很滿意的程度,但是經過這幾年的努力,產業界還在不斷地改進,創新仍在路上。” 鄔賀銓強調。
鏈接5G核心資源,賦能數字龍江
今年的世界5G大會將在黑龍江舉辦。鄔賀銓指出,黑龍江是我國老工業基地,在數字經濟時代,也要抓住數字化機遇,使老工業基地煥發青春。同時,黑龍江自身在數字產業化和數字化技術上保持國內領先,發展數字經濟有資源、有平臺、有應用場景。
當前,黑龍江省正在大力實施產業振興計劃,以“大有可為、必有可為、必須為之”的力度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打造經濟發展和產業振興新引擎,著力構建引領龍江全面創新發展的新形態、經濟提質增效的新動能、產業轉型發展的新藍海。
鄔賀銓表示,5G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底座,通過5G、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融合,可以實現為各行各業賦能,改善勞動條件,保障生產安全,提升生產效率,也能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例如,黑龍江的森林覆蓋率高,利用5G+無人機、感知、遙測,可以實現森林防火,也可以促進森林的培育和發展。另外,黑龍江是我國的大糧倉,依托5G+農業,通過無人播種、無人收割等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單位面積產量,實現精耕細作、顆粒歸倉。
5G也可以助力黑龍江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通過5G+機器視覺實現質量檢測,通過5G+傳感器,實現各類大型裝置運行狀態下的預防性維護。在新材料的研發,生物醫藥的研制方面,5G也能帶來實驗能力、研發效率的提升。此外,依托5G+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也能夠進一步改善企業的營商環境。
鄔賀銓表示:“5G在黑龍江的應用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在黑龍江的實踐,也能進一步檢驗、發揮以及完善5G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價值。”
2022世界5G大會落地哈爾濱,將鏈接5G核心資源賦能龍江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加快發展,助力打造質量龍江、創新龍江、開放龍江、綠色龍江、幸福龍江、勤廉龍江,推動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加快實現新突破。取得的成果也將輻射全國,賦能數字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