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北京時間4月7日消息(艾斯)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最近發布了兩份新報告,旨在闡明6G技術的可能發展路徑及用途。重要的是,這兩份報告深入探討了涵蓋從遠程手術到實時工業控制在內十多個6G用例,以及在這些用例中對太赫茲頻段的利用。
ETSI表示,這些報告是其新成立的太赫茲行業規范小組(ISG THz)發布的首批報告。
“ETSI ISG THz的作用是創造一個環境,使來自學術界、研究中心和行業的各種參與者能夠以共識驅動的方式分享他們在太赫茲技術方面的預標準化工作,這些工作來自各種合作項目和全球倡議,將為未來的標準化鋪平道路。”該組織在一份新聞稿中寫到。
ETSI是一個廣泛的標準組織,涵蓋了從無線電廣播到數據通信和安全的各種信息和通信技術(ICT)。它與3GPP合作,3GPP專注于蜂窩網絡技術的技術規范,包括無線接入網和核心網等。3GPP分批發布其標準,預計今年將凍結完成5G Advanced系統的Release 18規范集。Release 20預計將包含3GPP的第一個6G規范標準,從而使6G網絡商用在2030年時間框架內實現。
但太赫茲頻段的6G將會帶來什么呢?根據ETSI的新報告,可以實現的用例有很多。“在太赫茲通信的支持下,遠程手術的概念有望讓人們隨時隨地接受治療,這樣可以通過使用由(遠離實際進行手術的物理位置)外科醫生遠程控制的醫療機器人來完成醫療干預。”根據該組織的報告顯示。
遠程手術也是5G早期主張支持的一個用例,而在對這種雄心勃勃的應用持懷疑態度的全球無線行業高管當中,這個概念已經變成了一個內部笑話。
“有點遺憾的是,列出的第一個用例是極其尷尬和陳詞濫調的遠程手術(5G沒有做到這一點嗎?)”Disruptive Wireless分析師Dean Bubley對此評價道。“文檔的后面還有一些更合理的用例,涉及FWA、高密度室內使用、協作機器人等。”
事實上,ETSI文檔中列出的其他用例包括無線數據中心、關鍵任務XR以及同步成像、測繪和定位。每一項都包含詳細描述、其工作原理以及可能需要哪些支持技術。
以下是ETSI文檔中6G用例的完整列表:
·遠程手術
·飛機上或火車車廂內娛樂
·協作移動機器人
·危險材料工作
·遠程教育
·固定點對點無線應用
·移動無線 X-haul傳輸
·無線數據中心
·交互式沉浸式XR
·關鍵任務XR
·實時工業控制
·同時成像、繪圖和定位
·工業廠房的調試
·超高吞吐量的大型活動
·超高吞吐量的室內用戶
·設備內通信
·用于固定或低移動性的本地協作
·車輛應用的本地協作
·預測性維護和診斷
這份長達75頁的報告還詳細介紹了運營6G網絡可能涉及的各種技術,包括人工智能、高級MIMO、反射智能表面(RIS)和邊緣計算。
第二份報告
第二份ETSI報告著眼于100 GHz和10 THz之間的頻譜。報告稱:“在100 GHz到275 GHz之間,具有足夠連續帶寬的8個頻段被分配給固定和移動服務并列共同使用。根據監管狀況和有利的傳播條件,已經確定了275 GHz以上的部分頻段用于太赫茲通信目的。”
不過,包括愛立信和諾基亞在內的主要5G網絡供應商表示,6G將主要運行在7GHz至20GHz之間的所謂“厘米波”頻段。
這并不出人意外。一些先鋒5G運營商尋求在20GHz-30GHz左右的“毫米波”頻段部署系統。然而,這些頻段中的信號通常不會傳播很遠,并且通常無法穿過墻壁或其他物體。因此,ETSI的報告可能是針對短距離6G通信,而不是構建在大型室外蜂窩塔上的標準蜂窩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