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3月26日消息(艾斯)今日,GSMA在北京舉辦了Post-MWC思享匯活動,來自包括移動行業和其他垂直領域在內的20多位嘉賓不僅分享了關于MWC24巴塞羅那的參展感受,也對眼下科技領域最受關注的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愛立信東北亞區副總裁吳立東參與了此次活動的“數字生態領袖圓桌”討論環節,并強調了AI與開放網絡能力對于推動電信行業進一步繁榮發展的重要性。
AI正在深入行業方方面面
AI是今年MWC24一個很難繞開的熱門話題。吳立東談到,從產業的各個方面,包括芯片廠商、手機廠商、設備廠商、應用廠商,所有企業全部都談到了AI,而且都在MWC上發布了自己相關的AI賦能產品。
“我們看到全球運營商也都把AI放在其發展非常中心的位置,包括我們中國的運營商,也在MWC24上提出了自身的AI發展策略。”她表示,韓國運營商SKT展臺的一個主題標語”AI on the point of infection.”令其印象深刻,“我們可以看到,眼下AI真的滲透在我們行業的方方面面。”
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網絡供應商,愛立信在此次MWC上也全方位展出了自身在AI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成果。以愛立信在MWC24前夕發布的一系列最新硬件和軟件產品解決方案為例,這些產品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更高程度的自智化(More Automation)。
C114了解到,基于愛立信積累的大量應用案例集和數據集,愛立信在MWC24上展示了基于意圖的網絡運營、可解釋AI、網絡智能編排等高階自智技術方案。目前,愛立信基于意圖的網絡運營已經被馬來西亞電信運營商DNB所驗證,運維人員通過部署意圖,網絡就會執行并給出反饋意見。同時,可解釋AI打破了“AI黑箱”,運維人員不僅得到AI給出的結論,還可以了解結論的背后原因,這一技術在法國電信運營商Bouygues的網絡中也已經得到驗證。智能編排則能實現網絡的自動化運營,這一高階自智技術也已經被Telstra、Telefonica、加拿大ROGERS,北歐Telia等多家運營商所采用。
吳立東在Post-MWC活動上分析稱,AI在未來的行業發展中會呈現出兩個顯著特點,一個是IT與CT的融合——誕生于IT業的AI技術如何與通信行業的這個具體使用場景進行融合,其中可發揮的空間非常大,而MWC24期間愛立信與英偉達等公司發起成立的AI-RAN聯盟就是這種融合的體現;二是在AI滲入各行各業并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通信行業應該如何把握這一浪潮,使電信網絡能夠更好地適應需求并實現變現,這是值得我們共同思考的。
Open Gateway的支持者與踐行者
從GSMA在MWC23提出Open Gateway倡議,到MWC24上宣布包括中國三大運營商在內的多達47個移動運營商集團(代表全球65%的連接)都已簽署該計劃,可以看到,整個行業對于通過在電信網絡中通過API對網絡能力進行統一開放帶來新的創收可能性,抱有著極大的關注和熱情。
實際上,在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日臻成熟與完善的同時,行業與社會在關注網絡連接之外,尤其關注網絡的應用。而Open Gateway正好是連接網絡與應用之間的窗口。
“愛立信是Open Gateway的一個堅決支持者,并且也是Open Gateway的一個積極踐行者。”吳立東強調。
通過收購Vonage,愛立信正在成功將電信網絡能力開放給更多的開發者。吳立東在活動上介紹到,2023年,愛立信達成開放網絡能力API重要里程碑,與德國電信簽署落地了該公司的第一個GNP(Global Network Platform)項目。此后,愛立信還與美國AT&T和Verizon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同進行Open API開發。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合作則來自于近日愛立信宣布與AWS達成的合作。
“把我們的網絡API放在AWS的平臺上,意味著我們把網絡的API通過AWS的平臺為其成百萬的開發者提供能力。我們相信5G將是未來的創新平臺,而只有通過讓更多的開發者來使用網絡能力API,才能真正打開5G網絡創新的新局面。”吳立東指出。
C114獲悉,目前愛立信這一能力開放聚合平臺GNP擁有160萬開發者,并且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10萬個企業客戶。
差異化服務與可編程網絡
MWC24前夕,愛立信發布了其最新的“行業愿景”(Industry vision)——創造一個能夠為人類、企業和社會帶來價值,充滿活力、相互協作的行業。一個可編程、開放的網絡,則是實現這一愿景的核心。
吳立東解釋道,“如何提供差異化的網絡能力,以適當的價格、適當的成本推出用戶應用所需要的網絡能力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是非常重要的。”基于這一認知,愛立信提出了面向未來的可編程開放的網絡的發展觀點。
這一“可編程網絡”有三個內涵:第一個是基于意圖對網絡進行管理。以前的網絡管理是比較復雜的,今后只要把管理意圖輸進去,網絡就可以基于此進行自動化編排。第二個內涵是差異化連接。愛立信可以通過自動化和網絡可編程的能力為運營商提供更好的的靈活性,實現針對不同需求的差異化連接。第三個是網絡能力的開放,未來的網絡不僅要to B、to C,還需要to D(developer),這意味著有更多開發者可以對網絡進行編程,并且這些開放能力要更容易被開發者所調用。
吳立東特別提到了愛立信的“網絡效應”理念:當把更多的網絡能力推送給開發者,就會有更多的服務創新出來,繼而會激勵更多的運營商加入開發者API生態中,而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多的運營商就能提升業務收入,繼而會有更多運營商加入,也會促成運營商實現差異化的高性能網絡。這樣包括應用開發者、廠商、運營商在內的整個行業,就會產生一種良性的、正向的基于網絡效應的循環。
“對于愛立信來說,我們希望能夠構建一個‘移動優先的世界’,也就是說在整個世界的演進過程中,移動通信能夠發揮引領與基石的作用。”她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