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GTI第42次研討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順利召開,來自GSMA、5G-ACIA、NGMN等國際組織,法國電信、西班牙電信、土耳其移動、日本軟銀、韓國SK電訊等國際運營商及產業合作伙伴的200余名高層代表及行業專家參會,共同探討5G-A與AI融合的關鍵技術與應用。
本篇內容:5G-A×AI融通發展
5G-AxAI工作組報告
GTI高級戰略總監Javan Erfanian介紹了5G-AxAI融通發展項目在2024年的主要成果和亮點工作,并展望了2025年的工作目標。5G-AxAI融通發展項目致力于推動5G-A與AI兩大領域碰撞融合,激活乘數效應,賦能數智化時代變革。項目聚焦網絡智能、網絡孿生智能、應用智能、可持續性智能四大領域研究,協同推進開放實驗室構建、協同創新社區打造、創新應用案例挖掘三大產業任務,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技術研究為基礎,平臺建設為驅動,匯聚國際化資源,打通從需求到研發,再到落地推廣的產業閉環。
在技術研究方面,形成全域感知、自主智能、協同智能三大技術方向,攜手14家伙伴伙伴完成《5G-AxAI新技術、新案例、新模式白皮書》;在平臺建設方面,搭建4個全球實驗室節點,引入接近20家的社區合作伙伴;在試驗應用方面,面向體驗提升、網絡節能等重點場景取得突破性性能指標。
展望2025年,GTI 5G-AxAI融通發展項目組將持續加強國際化合作,從資金、硬件設備、試驗環境等多方面引入合作資源,擴大項目的聚合效應及影響力,進一步推動5G-A與AI的融合創新。
端側AI創新實踐及未來演進
中國移動分享了端側AI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與實踐探索。隨著芯片性能的增強和端側大模型技術發展,端側AI應用將加速落地。中國移動在垂域智能體、終端智能體、基礎大模型等多領域與中興、榮耀、OPPO、小米、三星等終端廠商展開了廣泛合作。未來,隨著芯片與模型技術的不斷進步,終端設備將能獨立提供強大AI能力,進一步帶動AI硬件的多元化升級。中國移動愿與產業伙伴共同攜手,發揮中國市場在技術人才、終端產業、應用生態等方面的優勢,為端側AI的發展貢獻更多中國力量。
網絡智能算力融合底座使能多元AI應用
英特爾分享了一系列以智,算,網融合的計劃和平臺,旨在引領和徹底改變計算、網絡和人工智能(AI)的融合創新。這一戰略推動顯示了英特爾在推動電信行業及其他領域創新方面的承諾。在攜手和電信行業在AI轉型中,英特爾將利用其強大的CPU為網絡引領,通過提供基礎融合技術來提高網絡效率和能力,為行業設定了新的標準。此外,英特爾也展示了電信AI平臺藍圖,基于其各個CPU加AI 產品線,為電信運營商提供了全面,具有伸縮性的部署AI驅動解決方案,加速AI的網絡基礎設施整合與進展。
英特爾展示了這種融合的一個顯著例子,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的P5G平臺,該一體化解決方案展示了5G、AI和計算技術的整合,提供了展示此類創新潛力的實際應用和好處。同時,英特爾也推出了面向網絡和邊緣應用的英特爾至強6處理器是一款系統級芯片(SoC),旨在提供高性能和能效。在AI驅動的時代,憑借其內置的面向虛擬化無線接入網(vRAN)、媒體、AI和網絡安全的加速器,滿足對網絡和邊緣解決方案日益增長的需求, 充分發揮其智,算,網融合的平臺能力。
移動通信網絡數字孿生關鍵技術及前沿應用
中興通訊介紹了在電信領域,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構建核心網數字孿生體模型,精準模擬因網元,資源池故障,重大網絡運維操作等導致的整網信令風暴沖擊對網絡可靠性的影響。通過仿真分析,我們可以提前洞察網絡瓶頸,預測潛在風險。同時結合智能流控策略,能夠根據實時網絡狀況,動態調整各網元流控參數,使得信令沖擊控制強度與用戶業務恢復時間取得平衡,有效緩解信令風暴帶來的壓力。根據實踐證明,云化核心網的數字孿生方案,能夠達到95%以上的仿真精確度,極大地提升了網絡的穩定性和效率,為未來的網絡自動/智能優化提供有力可靠的支撐。
3D沉浸與AI:下一代移動設備的視覺革命
萊雅科技(Leia)展示了其創新的3D顯示與人工智能技術如何重塑個人設備的視覺體驗。通過整合Leia硬件組件與AI算法,手機、平板、筆記本等設備可實現無需特殊眼鏡的3D顯示效果。核心技術包括LeiaSR?光學層——兼容OLED與LCD屏幕的2D/3D可切換光學覆蓋技術,以及AI驅動的眼動追蹤、實時2D轉3D的神經深度引擎(Neural Depth Engine)。該引擎支持云端或本地運行,能將任意2D內容即時轉化為3D影像,同時通過單攝像頭實現精準的AI預測性眼球追蹤,兼顧低功耗與低延遲。
萊雅提出三類解決方案:增強版(全屏轉換,快速擴展內容庫)、高級版(優質3D體驗,需與UGC平臺合作)及終極版(最佳效果,需適配原生3D內容)。其技術已覆蓋消費級硬件生態,現場更通過平板設備演示了3D沉浸效果,驗證了技術的成熟性與即時可用性。未來,萊雅將通過開放SDK工具推動第三方內容生態共建,并持續優化硬件兼容性,為移動端3D應用開辟規�;逃寐窂�,重新定義人機交互的維度。
6G算網融合:助力通感算智多維服務
中國移動介紹了6G算網融合的研究成果和產業進展。近年來AI、感知等技術得到迅猛發展。以AI推理、XR業務、環境感知和智能運維為代表的業務場景,對計算能力、業務時延和傳輸帶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需求。為滿足這些需求,中國移動創新提出了6G計算面新設計。6G計算面包括服務化NAS、智能算網調度和無縫業務遷移,以實現高效的端網協同,助力6G網絡提供安全、實時、可靠的通感算智多維服務。下一步,中國移動將加強與產業伙伴的合作,緊抓AI賦能網絡的機遇,深化算網融合的研究,助力6G網絡具備超越連接的新能力。中國移動還攜手Intel、vivo、OPPO、TCL、華為和亞信等產業伙伴,發布了《網絡計算使能端網協同白皮書》,旨在為算網融合機制設計提供參考。
網絡AI應用實踐和發展思路
愛立信介紹了愛立信無線網的AI應用和發展思路,5G網絡從基礎網絡覆蓋、容量部署經過5年的發展進入5G-A階段的面向支持特定用戶體驗、差異化連接的新商業范式以及新網絡運營范式的創新與變革,并介紹了可編程網絡的意義,在于業務創新收入和降低網絡運維難度提高運維效率。他講到了AI的部署包括AI in RAN(基站站點部署AI,以提高無線特性),AI on RAN(AI部署在邊緣和區域節點,一般可以用于處理時間敏感業務)以及AI for RAN(AI部署在中央節點,處理網絡自動化/rAPP)。最后愛立信還介紹了AI應用的幾個案例,如無線接入鏈路自適應從最初的算法式到5G-A的模型式AI的演進,以及與中國移動合作的自智節能解決方案,從現在的意圖驅動式到未來AI/ML模型式預測的演進,另外的案例還包括開發NSA業務流量控制的AI/ML負載模型等。
智能車聯產業實踐與商業變現
華為介紹了汽車行業在電動化,網聯化和智能化三個方面的快速發展和技術迭代。高質量的聯接在智能座艙,車云協同和車路云三個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智能座艙方面,5G-A速率的提升和時延的降低可以讓車輛支持更豐富的座艙應用。在車云協同方面,5G-A的大上行容量,可以支持L2+的自動駕駛。5G-A的大上行速率和低時延,可以實現L4的遠程監控和接管。在車路云上,5G-A的低時延可以提升交通效率,減少安全隱患。驗證結果表明,5G-A的解決方案可以實現上行20Mbps,下行20ms,幫助物流企業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異常接管次數。
基于5G-A網絡的人形機器人應用探索
樂聚機器人基于5G-A技術的人形機器人創新與應用成果顯著。搭載5G-A技術的機器人,能夠為客戶提供高精度定位和低延遲控制等解決方案。無需額外設備,機器人在大場景中即可實現精準定位,顯著提升了多機協同操作的精度與效率。低延遲控制功能支持遠程操控,滿足復雜任務的執行需求。通過邊緣計算與云端協同,機器人降低了硬件負擔,提升了運算和推理性能。5G-A的高帶寬能力支持大規模數據采集,為深度學習模型提供了豐富的訓練數據,加速了機器人的智能進化。產業化方面,5G-A提升了規模化應用能力,降低單機硬件成本,推動商業化落地。高精度與低延遲增強多機協作可靠性,拓展工業場景適用范圍。數據驅動的智能進化縮短開發周期,適配多行業多樣需求。在應用場景拓展上,5G-A抗干擾強,突破室內Wi-Fi局限,且覆蓋廣,讓機器人從室內走向室外,在更多生活場景發揮作用,給人們帶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