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3月7日專稿(蔣均牧)奔赴智能世界的新大陸,“光”是一條主航道。
以AI為核心的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發生,驅動生產力跨越式發展。數智經濟將成為驅動未來增長的主引擎,帶來數十萬億的行業新價值。與此同時,行業加速擁抱AI所帶來的海量數據和算力承載,亦對網絡基礎設施提出了新的需求,涵蓋帶寬、時延、覆蓋、運維運營等方方面面。
在這樣的背景下,“光進銅退、光進電退、光進人退”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自去年3月相關概念提出以來,“三進三退”在短短一年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認可,更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多個行業構建起高效、綠色、安全的數字底座和高速公路,可謂進展神速。
MWC25巴塞羅那期間,華為政企光領域總裁楊曦分享了光領域“三進三退”的最新進展,并進一步發布四大F5G-A光聯接及感知解決方案,包括面向覆蓋變現的ISP推出低成本快速建網方案、F5G全光園區(FTTO)2.0四大升級、面向AI時代的數據中心光網和輕量化小型周界防護,以攜手全球客戶和伙伴共建AI與F5G-A雙向賦能的繁榮生態體系,使能行業智能化升級。
光進銅退:推動家庭/園區邁向萬兆時代
在家庭和園區場景中,光纖正在迅速替代銅線成為數據傳輸的主要媒介,這一變化蘊含著數以千億計的市場空間。在家庭場景,根據全球各個區域光纖寬帶發展的不同階段,華為正助力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實現快速覆蓋、帶寬提速及用戶體驗提升。
首先是提升覆蓋:截止目前,全球光纖寬帶用戶已經超過總用戶的2/3,但一些國家和區域FTTH滲透率還低于30%。針對這些區域,華為推出FTTH低成本快速建網方案。Nano OLT特別適合于鄉村等住戶密度小的區域;Trouble Free ONT能自優化Wi-Fi質量,實現用戶自助運維;同時,方案還提供Digital quick ODN和入門級ONT來提升部署效率。其次是寬帶提速:將GPON升級到10GPON,配合Wi-Fi 6和Wi-Fi 7光終端升級,才能提供真正的千兆提速體驗。最后是提升體驗:又快又穩的室內FTTR家庭網絡是體驗提升的關鍵。
與此同時,“光進銅退”當前正在從家庭走向園區。萬兆園區時代,Wi-Fi 7將成為必選,園區的“光進銅退”成為必然——Wi-Fi7帶寬3~18Gbps,大部分園區的存量銅線無法支持這么高速率,必須換成光纖;同時,光纖帶寬大、距離遠、網絡架構簡單。相比傳統方案,全光園區方案僅需中心機房和末端兩層設備,運維工作量也減少了一半;中間利用無源分光器替換有源設備,能耗降低30%;光終端一個盒子就能提供POTS、有線、Wi-Fi三個盒子的功能,帶來30%的TCO節省。基于全光纖網架構,“一次布線三十年演進無憂”。
自華為發布業界首個全光園區解決方案后,全光園區日益成為業界共識,迄今為止已在全球上萬座園區商用。中國的大多數新建校區、知名高校、三甲醫院、頭部制造企業、大型酒店,都已部署了全光園區方案。中國通用建筑、教育、醫療、制造等多個行業,已圍繞FTTO發布了超過10項行業和團體標準,并成為國家主導的萬兆園區試點的首推方案。在海外,西班牙、法國、沙特、阿曼等國也已紛紛啟動相關行業的標準編寫。
在去年推出的F5G全光園區2.0方案基礎上,華為今年進行了“帶寬、場景、運營、規劃”四大升級。在帶寬上,推出業界首個可商用50G PON產品,并持續打造高性能的Wi-Fi 7光終端,滿足移動辦公需求;在場景上,ONU實現從室內到室外的全覆蓋,工程部署免信息箱免拉網線;在運營上,實現一套網管管理多個園區,讓伙伴實現多租管理,避免重復建設;在規劃上,華為推出業界首個AI FTTO規劃工具,網絡規劃時間從2天縮短為1小時。
光進電退:加速行業通信網/數據中心網升級
SDH作為硬管道隔離技術,以其高安全高可靠的特點,已經保障電力、交通等關乎國計民生的行業生產安全三十多年。然而,隨著行業智能化轉型的不斷推進,傳統SDH網絡面臨帶寬等方面的挑戰,又因新技術標準遲遲未出逐漸變得難以為繼。ITU-T在2023年底發布了fgOTN標準,將其定位為接續SDH的下一代技術。
在解決方案層面,華為推出的業界首個支持fgOTN標準的產品E6600,已在國內多地得到充分驗證,穩定承載繼保業務時間長達一年。隨著國內外10多個電力公司開啟商用,fgOTN有望年內在全球大規模商用。fgOTN設備能支持SDH和fgOTN混合組網,運維習慣與SDH相似。
AI快速發展,網絡是瓶頸之一。面向AI數據中心場景,華為創新提出全光無損DCI(數據中心互聯)方案。基于DC化OTN OSN9800 K12平臺,實現跨數據中心RDMA “0”丟包,長距拉遠光纖閃斷、故障倒換無誤碼,保障數據中心高效、穩定運行,匹配跨數據中心場景下的存儲與計算分離訓練等場景需求。
光進人退:商用提速,新方案惠及小型園區
管線、光纜、周界巡檢等場景,人工現場作業工作環境差、作業效率低。而雷達、紅外、振動電纜等傳統遠程巡檢方案精度低、供電要求高,易受雷擊、電磁干擾影響。新一代的光纖傳感方案,具備靈敏度高、覆蓋距離長、免供電、生命周期長等優勢,能夠讓從業人員從室外現場“后退”到辦公室,工作更舒適、更高效。
基于光纖、視頻感知融合技術和AI算法,華為推出了業界首個光視聯動方案,在全球已實現了超90個項目實踐。比如中國國家管網采用此方案,實現了超過2000公里的油氣管線智能遠程巡檢,僅在山東一省,該方案就精準識別并及時防控施工威脅100余起。南非Prasa采用華為方案,避免了大量鐵路盜竊事件的發生。
面向變電站、油氣場站、數據中心等要地小型園區防護場景,華為推出成本更低、部署更簡潔的小型化周界防護方案。
寫在最后:攜手華為,趁“三進三退”之勢破浪前行
工業革命使人類突破了地理的限制、電力革命帶來的大規模制造打破了組織規模的限制、信息革命助力突破了物理世界的限制。如今,以AI為代表的這一次技術革命,有望打破更多的限制與邊界,將人類社會帶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
攜手華為,趁“三進三退”之勢破浪前行,我們將看到行業智能化以更快的速度推進,綻放出更璀璨的成果,而光產業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