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8月1日消息(任放)近日,“2019國際虛擬運營大會暨中國增值電信業務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優友互聯副總經理趙松出席論壇并接受C114專訪,他表示,虛擬運營商不必過于在意用戶規模或增長速度,注重提升品牌價值更為重要。
論壇上,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會長苗建華公布了一組數據,截至2019年6月底,我國移動轉售企業在網用戶規模首次突破1億,達到1.1億用戶。從全國規模來看,移動用戶達15億,虛擬運營商用戶為1.1億,這樣的體量并不算小。
過億的用戶數,說明虛商行業整體規模已經達到一個新階段。站在企業視角看待未來市場用戶,多位專家在論壇上提出“小而美”的觀點,即未必追求大規模,更多的是規模小但經營得比較好的公司。趙松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我不是特別關注虛商用戶的總規模,這個和虛商的運營關系不大”。換言之,對于企業來說,虛商的增速不能說明一切。
國內存在著很多前車之鑒,虛商過度追求規模,短時間內規模會有所提升,但難以維系,詐騙電話、騷擾短信、騷擾電話等問題頻發。趙松認為,虛商不必過于關注自身用戶的規模、增長速度,增長速度并不完全代表真實價值及社會貢獻,“我更希望虛商的規模是一個緩慢的、穩步增長的,它的社會價值,比如利潤、口碑、用戶服務感受之類的提升更為重要。”
產品的創新,口碑、用戶服務感受等要素的提升,對于虛商品牌認知度的打造十分有利。苗建華也指出,移動轉售企業在產品創新、業務經營等方面發揮了自身的優勢,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選擇,為電信運營商市場注入了新鮮活力。
不過,從今年第一季度基礎運營商公布的財報信息來看,利潤處于下滑狀態,市場并不盡如人意。“虛擬運營商與基礎運營商,成本、運營、盈利模式等要素都存在差異,屬于不同量級下的市場競合”,趙松如是說。另外他透露,目前優友的工作,一方面是在社會渠道已經對整個系統、合作客戶及渠道模式有所積累,“我們90%的用戶是來自于社會渠道的發展”;另一方面,優友在上述基礎上做一些創新業務,如跨境、跨運營商的物聯網,動態調用(國際)eSIM的資源等等。
總的來說,對于未來的發展,趙松表示,“優友是有兩只手在做,一只手負責線上渠道+線下渠道的整個銷售體系,使得用戶規模、收入利潤有一個穩定的基礎,即穩定的現金流業務;另一只手則側重于創新,主要面向物聯網、國際漫游等業務,在持續打造的前提下,優友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平臺、能力和資源,進一步反向為基礎運營商提供輸出與服務,從而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