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4月1日消息(高娟)5G新基建的浪潮正全面襲來!相對于2008年4萬億投向“鐵公基”,這次新基建投資的主要方向是特高壓、5G、城際高鐵、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此次投資,不僅會創造需求、拉動經濟增長,更重要的是可以拉動新型產業的增長,加速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5G將領銜新基建,催化產業變革。”中國信科集團副總經理陳山枝在接受C114采訪時指出,與前幾代移動通信網絡相比,5G網絡在接入速度和連接數量等方面有飛躍發展。5G已不單單是一項移動通信技術,它與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結合起來,不僅會催變出一個萬物智聯的時代,還將加速傳統產業的升級和裂變,催生產業新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陳山枝指出,作為5G最大的單體垂直行業應用場景,車聯網也必將乘新基建東風,實現產業落地和應用開花。未來,中國信科將不斷深化5G與車聯網的融合創新,助力車聯網業務跨越規模商用拐點,不斷推動技術和產業優勢向市場優勢延伸。
車聯網乘勢而上,仍需關注三大挑戰
車聯網橫跨5G、新能源汽車、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諸多領域,完美契合新基建要求,是“新基建”建設最重要的方向之一。“新基建”的到來必將加速5G和車聯網在交通和汽車垂直行業的落地。
“車聯網是5G能夠取得最大規模經濟應用的單體垂直行業應用場景之一。5G在車聯網行業的落地,已經帶動了交通產業和汽車產業很多現實需求的發展,這些需求會帶來新的商業機會。”陳山枝表示,“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科技部、工信部等十一部委聯合出臺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明確體現了國家意志。國家和行業都愿意投資,誕生很多創新應用,由此形成產業良好的循環效應,推動車聯網行業規模經濟發展。”
“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影響,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也到了關鍵時刻,可以說新基建提出的時間節點恰逢其時。”陳山枝指出,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內容之一,車聯網不僅可以幫助政府解決城市交通病和道路安全的問題,還將促動已經觸頂的傳統汽車工業迎來新一波發展浪潮,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高民眾的出行服務質量和滿意度。
賽迪數據預測,到2021年,我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1150億元,年復合增速約28.1%。與此同時,多位專家指出,發展車路協同是目前車聯網發展的主流方向,由此產生的智慧道路改造、智能汽車設備研發、車路協同軟件平臺等將催生出數個萬億級市場。
在政策引導下,車聯網發展方向明確,產業崛起已是大勢所趨。報告顯示,2020年將成為車聯網規模化落地的元年,預計2020年產業增速將超60%。目前,包括廣東、天津、海南等省市也都在加快城市C-V2X項目部署步伐。
在陳山枝看來,新基建大背景下,車聯網要想乘勢而上,仍需重點關注三大挑戰。
一是跨行業的磨合問題。“要重點解決不同行業之間的對話問題,避免各說各話,各唱各曲。并不是我有了信息通信技術,行業就能理解通信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價值,這需要不斷磨合。”陳山枝表示,車聯網企業不僅需要與交通部門實現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系統對接的能力,還要具備超強的行業洞察力,了解交通行業和汽車工業的真正痛點。除此之外,車聯網未來還將面臨跨行業的綜合業務信息化問題及商業模式創新問題,這些都需要不斷磨合。
二是產業和應用問題。中國發展車聯網和自動駕駛之路是“聰明的車加智慧的路”,更加強調車路協同。當前面臨道路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以及車輛本身的智能化兩大挑戰。需要解決目前交通信號燈、交通標識牌、車道標識線等道路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改造問題,通過部署雷達、攝像頭等感知設備、C-V2X路側終端等,實現對道路信息的全域感知。而C-V2X車載終端安裝和車輛智能化需要與汽車零部件廠家溝通,尤其是車企的零部件(車聯網車規級模組)研發到量產周期很長,應用周期也很長,這與移動通信行業新技術和手機的更新換代較快是完全不同的。
三是車聯網的安全認證與接入問題。車聯網涉及人的生命問題,所以安全性非常重要。除了要保證用戶的隱私之外,車聯網安全認證及接入體系都需要繼續建設和完善。所以,產業鏈需要構建多維安全防護體系,增強安全監控等主動防御能力。
“頭雁”領軍,助力業務跨越規模商用裂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中國信科在車聯網領域并不是“橫空出世”,而是有著深厚的積累。
中國信科集團是由大唐電信集團和烽火通信科技集團于2018年重組而成的新的中央企業。大唐電信集團早在2012年就已經開始了LTE-V2X技術和標準的研究。2013年5月17日,時任大唐電信集團副總裁陳山枝在國際電信日上首次向全球公開提出LTE-V車聯網概念及關鍵技術,并帶領團隊在3GPP主導制定了LTE-V2X國際標準并致力于產業化推動和車聯網產業的成熟與發展。
從2016年開始,中國信科已陸續在上海、重慶、長春等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部署設備,開展測試。在中國信科集團的整體業務布局中,大唐移動主要從事5G技術、標準和產業化,大唐高鴻主要從事車聯網產業發展,辰芯科技主要從事芯片設計和產業化,三家下屬企業合作共同推進5G和車聯網產業發展,提供車路協同解決方案。
中國信科擁有車路協同解決方案設計/交付能力,擁有完整的端到端產品集合,產品涵蓋車聯網芯片、基于自研芯片的系列模組、車載終端(VBOX)、路側終端(RSU)、5G基站、C-V2X云控子系統、C-V2X安全認證解決方案等;同時擁有專業團隊為業界提供一流的C-V2X技術咨詢/培訓服務及測試聯調服務及其他服務。
2019年汽車工業學會年會暨SAECCE2019活動期間, 20多家國內外車企、30多家終端廠商和安全廠商參與的C-V2X“四跨(即跨芯片模組、跨終端、跨整車、跨安全)”互聯互通應用示范活動成功演示,這意味著C-V2X向智慧交通的目標邁進了堅實一步。在參與該活動的50多家廠商中,大唐高鴻是唯一一家能夠提供端到端全流程解決方案的企業,充分印證了中國信科集團在車聯網產品及產業化方面深厚的技術積累。
目前,已有眾多產業巨頭爭先卡位布局,通信商、鐵塔公司、高速路管理方、互聯網公司、地方政府、車聯網產業公司等陸續參與到車聯網的運營中。隨著車聯網產業紅利不斷釋放,不難預測,未來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車聯網是一個跨界融合生態系統。”陳山枝指出,做大這個生態系統需要產生產業合力,未來中國信科將繼續做好“頭雁”示范,力助車聯網業務跨越規模商用拐點。同時他預測,車聯網將來會出現兩大新生態:一個是智慧路網平臺運營商;另一個則是出行服務提供商。
商業模式創新,短期仍需政府引導產業投資
車聯網作為當前最具市場潛力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的物聯網細分領域之一,它的誕生不僅帶動了汽車產業變革,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據陳山枝介紹,我國車聯網產業發展主要分為三個應用階段。第一階段是以提高交通效率和輔助駕駛安全為主,例如通過建設路側設備RSU、搭載車載設備OBU,實現車與交通信號燈的對接,提供車速引導、綠波通行、彎路限速提醒等多個車路協同場景,提升交通通行效率;與此同時,還可實現車車通信和車路通信,及時向車主告知前方車輛是否出現踩剎車、變道,交通事故提前預警等,降低交通事故率。目前這個階段的應用已得到充分驗證。
第二階段是在園區礦區、港口碼頭等地區實現商用車的中低速自動駕駛,如園區無人清掃、無人巡檢、無人擺渡等,大范圍的應用或將很快出現。據悉,中國信科于2019年5月推出鄭州智慧島無人駕駛公交車項目,智慧島園區的市民通過手機即可預約無人駕駛公交車,是C-V2X應用于L3以上自動駕駛汽車的第一個商用案例。同時,大唐高鴻與百度深度合作,其定制化通信解決方案支持了百度多個城市L4級自動駕駛的部署和應用。
第三階段則是普通乘用車的自動駕駛。“在駕駛方式并未統一的情況下,自動駕駛面臨的最大挑戰可能是需要與有人駕駛車輛并存的挑戰,這在中國的挑戰更大。”陳山枝認為,由于涉及到相關技術、法律等問題,這一階段還需較長時間去實踐與發展。
陳山枝表示,目前車聯網發展已步入第二階段,新基建的到來也將加速這一進程。
“目前車聯網的商業模式還處于不斷摸索和探索過程中,需要政府引導投資。”陳山枝認為,車聯網納入新基建范疇后,在前期商業市場回報不明朗的情況下,城市和交通部門能夠站在社會效益角度加快智能路側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這也給車聯網商業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最基礎的土壤。
同時,車聯網的兩端--車端和路端的滲透率目前還未成規模。一旦滲透率達到一定程度,市場的無形之手會自動推動其規模商用發展。這就需要政府出臺一些政策,例如可以從公交、出租車、急救車、貨車、客運車等營運和特殊車輛方面入手,安裝車載終端,配合其沿途基礎設施的部署,提升此類車輛通行安全和通行效率的同時,迅速提高產業滲透率。
此外,陳山枝建議,政府需要加強交通、汽車、通信等跨行業協同,推動交通信息的受控開放共享,以此調動產業各方積極性,通過創新不斷催生出更多業務應用,協同探索出更好的商業模式。
“除政府引導之外,未來,我們還將激活自身活力,積極深化并加大與運營商、交通和汽車行業的合作力度與廣度。”陳山枝表示,乘著5G新基建的東風,中國信科將蓄力把握發展機遇,持續加碼基于5G及下一代車聯網技術--NR-V2X技術的研究和國際標準制定,深度開展5G NR-V2X的產品開發,不斷深化5G與車聯網的融合創新,不斷推動技術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推動產業優勢向市場優勢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