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5月17日消息(李明)盡管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一年一度的“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仍然如期而至。
今年517電信日主題為“在充滿挑戰的時代加速數字化轉型”,凸顯了信息通信技術賦能數字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作用。
毫無疑問,肩負著使能千行百業數字化的5G,將成為這個充滿挑戰時代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器,并且帶來更多新可能。
向數字化轉型,既必要又緊迫
近年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在推動生產力發展和生產關系變革的同時,對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出了新要求。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或地區都在發力數字新基建,5G無疑成為重中之重。
例如,歐盟委員會前不久也提出了“2030數字羅盤”計劃,為未來十年歐洲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指明了方向,其中一大目標便是:到2030年,所有歐盟家庭實現千兆比特連接,所有人口密集地區實現5G覆蓋。而在美國近期宣布的一項總額約2.25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攬子計劃中,有1000億美元將用于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在中國,5G更是與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共同入選“新基建”,被業界寄予厚望。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預計5G在2020—2025年,將拉動中國數字經濟增長15.2萬億元,5G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ICT新技術融合發展,將推動數字經濟生產組織方式、資源配置效率、管理服務模式深刻變革。
特別是在全球應對新冠疫情的挑戰中,信息通信技術在疫情防控、遠程醫療、網絡教育、電子商務、復工復產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加速推動數字化轉型對于應對全球挑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價值。
在愛立信高級副總裁兼東北亞區總裁柯瑞東看來:新冠疫情更讓人們確信,“無線連接”是支撐現代社會的關鍵基礎設施,也是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疫情危機、全球氣候變暖等這些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面前,數字化轉型或許不是唯一答案,但在連接與溝通、提高能效以盡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上,數字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疫情爆發以來,僅憑一己之力,“神奇”的移動通信技術就讓全球超過80億無線用戶緊密連接。這也證明了“無線連接”是支撐現代社會和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同時讓全社會認識到了向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行業將因5G而改變,甚至是“重生”
數字化轉型并非空中樓閣,而是正在滲透到人類生活、工作、千行百業的方方面面。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使能技術,5G正在改變著社會。
“由于5G網絡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普及,數字化轉型有了一種新的可能,也打開了全新應用場景。”據柯瑞東介紹,眾多5G創新用例意味著,5G之于數字化轉型的潛力和價值巨大,很多行業都將因為5G而改變,甚至是重生。”
例如,愛立信為奔馳56號工廠提供5G企業專網,通過引入5G取消了生產線上的軌道,等待完成制造的汽車全部由AGV承載,并隨時抵達需要的工位上,制造產能提高了25%。
在中國,目前愛立信已經將5G網絡和技術應用到了愛立信南京工廠。南京工廠采用了5G專網,并已經正式商業化,5G用例涉及生產、物流、培訓、研發和安全。例如5G AGV(自動導引車)借助專網取代Wi-Fi,掉線幾乎不再可能,AGV設備的綜合效率提升5%,調度系統轉移到邊緣云后也便于遠程維修和升級;5G無人機盤庫“解放”了盤庫人員,庫存盤點效率提高了50倍以上。據悉,今年內,5G網絡覆蓋范圍將擴大到南京工廠的整個廠區,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未來愛立信還將繼續在南京工廠擴展5G用例。
“滾雪球”式創新,增強變革勢能
事實上,在5G應用過程中,我們其實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實現創新,然后彼此相互借鑒,實現更好的發展。
“5G創新應用的一大特點便是這種‘滾雪球’式的創新。”柯瑞東進一步指出:愛立信南京工廠的5G創新用例經驗可以用于美國工廠,美國工廠的5G創新開發又可以“反哺“南京工廠后續開發,而南京和美國的經驗又能被下一個5G用例所吸收借鑒。
如此循環往復,5G創新用例的“雪球”就會越滾越大,其對行業形成的變革勢能就越來越強,對跨行業5G應用的吸引力也就越來越大。柯瑞東表示,一旦量變形成質變,那么人類就將進入一個以5G文明為特征的真正的智能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