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5月17日消息(李明)當前,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已經成為加速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使能技術。
今年517“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主題為“在充滿挑戰的時代加速數字化轉型”,更加凸顯了信息通信技術賦能數字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作用。
而在全球上演的數字化轉型“大戲”中,中國市場無疑是領跑者。作為全球5G技術的主要推動者和一家與中國有著120余年合作歷史、且唯一親歷了中國從1G到5G全過程的跨國通信設備廠商,愛立信表示:要用領先的技術、產品與實踐積極參與中國的5G建設,做中國數字經濟的賦能者;持續研發投入,做中國5G技術創新的推動者;并與中國綠色、可持續發展同步,做中國可持續發展未來的共建者。
愛立信高級副總裁兼東北亞區總裁柯瑞東強調:未來,愛立信要繼續做好賦能者、推動者和共建者這三重“角色”,這也是我們的“中國任務”。這個“任務”的內涵或許會不斷拓展和升級,但其所飽含的那份對助力中國率先形成5G核心競爭力并走向智能社會的信心和決心不會改變。
應對人類共同挑戰,數字化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517電信日以“在充滿挑戰的時代加速數字化轉型”為主題,深刻反映出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全球共識,是新時代加速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同時對中國信息通信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助力社會創新水平整體躍升和生產力跨越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愛立信看來:今年517電信日的主題,充分體現了我們身處時代的特征——疫情遠未祛除,經濟增長不確定性猶存,氣候變暖仍在加劇。這些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將長期存在,而數字化轉型是我們應對這些共同挑戰的有力武器。
柯瑞東指出:在疫情危機、全球氣候變暖等這些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面前,數字化轉型或許不是唯一答案,但在連接與溝通、提高能效以盡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上,數字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證明了“無線連接”是支撐現代社會和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同時讓全社會認識到了向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百年老店在中國的角色與擔當與時俱進
在中國,5G已經與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共同入選“新基建”,被業界寄予厚望。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預計5G在2020—2025年,將拉動中國數字經濟增長15.2萬億元,5G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ICT新技術融合發展,將推動數字經濟生產組織方式、資源配置效率、管理服務模式深刻變革。
“愛立信深刻洞察到5G之于中國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價值。”柯瑞東表示:作為深耕中國120多年,并且唯一參與了中國從1G到5G建設的跨國通信設備廠商,我們在中國有著引以為傲的悠久合作歷史,但我們的角色與擔當也將與時俱進。
“愛立信將全面利用領先的技術、產品與實踐力求積極參與中國的5G建設,做中國數字經濟的賦能者;持續投入5G研發,做中國5G技術創新的推動者;并為中國實現領先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目標作貢獻,做中國可持續發展未來的共建者。” 柯瑞東說。
如何做好賦能者、推動者、共建者?
做中國數字經濟的賦能者方面,愛立信正在與中國的運營商及合作伙伴攜手,積極參與中國5G基礎設施建設,為運營商交付高質量的5G網絡;也為新晉5G運營商之列的中國廣電提供技術支持,包括設備測試等。從多個維度,為中國數字經濟賦能。
做中國5G技術創新的推動者方面,愛立信正在進一步加大中國本土5G的研發投入,推動中國的5G技術創新。過去幾年中,愛立信每年在中國研發投入都超過30億元人民幣,其中大部分研發都與5G相關。目前,愛立信在中國擁有5大研發中心,超過5500名研發人員占愛立信中國員工總數的50%以上,已經在中國建立了完整和領先的無線基站系統本地研發團隊,每年都貢獻出多款全球領先的無線產品供中國及全球使用。此外,北京亦莊園區的5G電磁微波實驗室也投入運營,成為愛立信在中國第2個5G電磁微波實驗室。
由于中國5G建設進程和規模都在全球領跑,因此中國市場與運營商的需求,是愛立信全球平臺和技術發展方向重要的考量因素。在中國市場,中國運營商需要設備商根據具體需求優化其產品,以最大化滿足本土運營商特殊訴求。例如,最近發布的基于Ericsson Silicon平臺的輕型Massive MIMO產品64T Massive MIMO、新一代街站產品Street Macro系列,以及適應中國市場的技術需求適時推出的3G/4G/5G多頻一體化的A+P解決方案背后,都凝聚著愛立信中國研發團隊的智慧與汗水,這些也都是迎合中國運營商和中國市場客戶需求的產品,愛立信始終毫無保留地用最新的技術、最先進的產品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愛立信也把中國市場作為最高優先級,把很多首發產品都率先應用到中國市場。
做中國可持續發展未來的共建者方面,作為一家有著一百四十多年歷史的跨國企業,百年老店愛立信一直堅持科技至善理念,踐行可持續發展。在中國,愛立信目前正在從“提供氣候行動解決方案”、“消除數字鴻溝”等方面展開積極行動,助力可持續發展。
例如,與2016年相比,2020年愛立信碳排放下降57%;2020年的研究結果表明,愛立信目前的5G無線基站的能源效率相較4G產品已經提高了約6.6倍;目前,愛立信已經與近350家高排放戰略供應商合作,幫助其到2025年定制自己的1.5°C溫控氣候目標。愛立信還計劃到2022年自身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將減少35%;到2022年,與2016年傳統產品組合相比,愛立信無線系統實現節能35%;到2022年5G產品組合比4G產品能效提高10倍;到2030年愛立信自身運營實現碳中和。
近期,愛立信還宣布其全球創新的教育類公益項目 “愛立信數碼實驗室” 正式來到中國,首期“愛立信數碼實驗室”將落戶北京最大的打工子弟學校之一安民學校,旨在培養“科技少年”。目前,愛立信還正在與更多學校接洽,擴展覆蓋范圍,用愛心點亮更多外來普通務工人員的子女的“數字未來”,為推動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貢獻一份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