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6月5日消息(岳明)第31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 Expo China)昨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拉開帷幕,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在期間舉行的“ICT中國高層論壇主論壇”發表重要致辭。他指出,我國信息通信行業作為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在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同時,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張云明談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信息通信行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產業整體實力全球領先,網絡基礎設施規模全球最大,行業融合應用活力迸發,信息通信服務普惠共享,行業監管能力顯著提升,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有力,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已經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站在新的更高歷史起點上,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信息通信行業作為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責任之重大前所未有;任務之艱巨前所未有;挑戰之嚴峻也是前所未有。
他呼吁,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須勇擔歷史使命,同時抓住戰略機遇,并且直面風險挑戰。信息通信行業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先鋒隊,既要先行一步做表率,力爭率先實現自身現代化。同時,又要賦能賦智,增動能,以信息化驅動中國式現代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已經成為放大生產力的成熟因子,驅動生產主體、生產對象、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引領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張云明指出,“我國發展已經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近年來,我國信息通信行業總體保持平穩增長,但是部分核心技術、底層技術仍受制于人,產業鏈、供應鏈、生產鏈仍存薄弱環節,部分領域創新和應用水平仍有差距。與此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科技革命和地緣政治前所未有地交織疊加,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隨時可能升級,新興技術產業競爭博弈更加激烈。”
他表示,信息通信行業作為網絡強國建設的排頭兵,必須在越來越復雜嚴峻的形勢面前保持戰略定力,凝聚強大活力,磨練頑強毅力,加強科技自立自強步伐,破解全球數字治理之難題。對于我國信通信行業未來的發展,他提出了五點建議。
一是堅持創新發展,把握戰略主動。信息通信行業發展的根本在于創新,關鍵在于技術突破,要深入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緊緊扭住技術創新這個戰略基點,著力實現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加快推動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要持續加強前沿技術研發布局,密切關注全球信息通信技術變革和產業創新新態勢,瞄準6G、量子通信、衛星互聯網等前沿領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催生更多的自主創新顛覆性成果,搶抓未來戰略制高點。要加快構建技術創新生態體系,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造就一批信息通信技術創新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努力為信息通信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是堅持服務大局,構建增長引擎。全行業要堅持服務和融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中心任務,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立足行業,找準定位,抬高標準,加快實現自身現代化,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要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系統推進5G、千兆光網、數據中心建設升級,深入實施千兆城市建設行動,持續完善網絡供給能力,推動我國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朝著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慧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方向加速演進。要鞏固信息通信產業發展優勢,瞄準產業鏈關鍵環節,完善移動通信設備、光通信等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推進補鏈、強鏈,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生態。要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引擎作用,大力推進5G、千兆光網、移動物聯網等,在制造、能源、醫療、文旅等領域的融合應用,推動5G+工業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傳統產業賦能,為優勢產業助力,為新型產業加速,為未來產業賦智。
三是堅持人民至上,深化信息惠民。人民郵電為人民,信息通信行業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行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以更優質、更普惠的信息通信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要繼續推進電信普遍服務,持續完善農村及偏遠地區網絡覆蓋,加快寬帶邊疆建設,面向有條件、有需求的農村地區逐步推進5G、千兆光網建設,要有效滿足特殊群體需求,加快信息無障礙建設,穩步推進適老化改造,進一步增強信息通信服務的便捷性和可及性,持續溫暖跨時代中的慢人群,要切實維護用戶合法權益,持續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的整治行動,常態化整治垃圾信息,加大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治理力度,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合法利益。
四是堅持安全發展,筑牢底線防線。統籌發展和安全,健全以網絡設施安全為基礎,以數據安全為重點,以安全產業為依托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支撐構建國家網絡安全新格局。要共建安全管理新格局,加強網絡安全政治供給和標準指引,健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管理體系,積極落實網絡安全主體責任,提升自身安全防護能力,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教育,提升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要共筑技術保障新防線,強化內部風險管控,建立動態調整安全防護邊界,構建多主體參與、技術先進、協同高效、保障有力的網絡安全技術體系。要共育安全產業新生態,完善支持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網絡安全優質企業,深化產融合作,優化產業園區建設布局,培育壯大產業生態,努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五是堅持開放合作,推動互利共贏。高層次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為中國乃至全球信息通信行業發展開辟廣闊市場空間。要著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一如既往地支持外資企業深耕中國市場,加大中高端制造研發公司投資,公平參與并分享中國信息通信市場的巨大機遇,要全力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通過加強規劃引導、監督管理、信息服務和風險應急等手段,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要合力打造互利共贏的數字生態,深化數字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維護和完善全球多邊數字經濟治理機制,共同營造有利于發展的國際環境。